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李贤的死因

请讲一讲唐朝高宗李治之子李贤的死亡原因及过程?

全部回答

2007-12-06

0 0
    章怀太子李贤(公元654—684年)字明允,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不久,改封为沛王。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李弘猝死,被立为太子,并受命监国。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曾为《后汉书》作注,并撰有数十卷,博得时人称誉和高度褒奖。
  但到仪凤四年(公元679年),深得武后信任的正谏大夫明崇忏被杀,因为他常说“太子不堪承嗣”一类的话,便有传说是太子派人干的,不久武后便下诏立案拘捕太子,搜查东宫。  次年,李贤被定为谋反罪,废为庶人,囚于别所。
  开耀元年(公元681年),又迁往巴州(今四川巴中)。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后当政,即派丘神励前往逼其自杀,死时仅32岁,追封李贤为雍王。   李贤死于非命,千百年来,多数意见认为是武则天所害。
  但也有不少人对武后杀子一案提出不同的意见。  对章怀太子之死却有不同的看法,从此这便成为一桩历史悬案。归结起来有四种意见。   (一)争权说。即武则天想当皇帝。早在高宗后期,她就取得了“二圣临朝”的特权,把高宗当做傀儡而自己独揽朝政。
  于此同时,她也下毒手害死了先后成为太子的李弘、李贤兄弟,为自己走上皇帝的宝座铲平了道路。     (二)身世说。认为李贤不是武后亲生,而是武后姊姊韩国夫人所生。椐史书记载,韩国夫人早年守寡,武则天再次进宫为昭仪后,她便以大姨身份出入禁宫,深得高宗宠爱。
  李贤是在岁末生于去昭陵进谒途中的,有人推测武则天的孩子当时早产夭亡,而韩国夫人此时恰巧也为高宗生了二个男孩,于是抱来顶替妹妹死去的孩子。  这时的武则天正在后宫中与高宗的元配王皇后及萧淑妃争宠,多一个儿子与她有益无害。
  但李贤继位太子后,武则天与他的矛盾开始激化,宫里也纷纷传说太子是韩国夫人所生。在母以子贵的封建社会,武则天自然也不能容忍异己的李贤再为太子,便想方设法要置之于死地。   (三)谋反说。
    仪凤四年武则天立案搜查太子东宫时,曾在马坊里搜出私藏甲胄数百具,李贤因之被定谋反罪。在流放期间,他真的萌发造反的念头,但因事泄反遭杀身之祸也不是不可能的。他死后仅半年,扬州余敬业造反,就曾找了一个与李贤相称的人四处招摇,可见章怀太子作为朝野上下反武则天的势力的领袖,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四)遭谗说。此说的根据是早在李贤仍是太子时,以“左道”受武则天宠信的明崇忏就散布过太子不能继承皇位,应该另选英王或相王取而代之的言论。更重要的依据是,1972年考古工作者从李贤墓中发掘出了《章怀太子李贤墓志铭》,文中多次以晋献公听信骊姬之言杀申生、汉武帝听江充之言杀刘据等历史典故暗喻李贤之死,可见李贤招致馋言不是妄言。
       本世纪60年代,郭沫若先生又提出一个全新的看法:认为李贤之死是为中书令裴炎所害,而与武则天无关。在凭吊李贤墓时,郭老便即兴赋诗道:“乾陵陪葬恩殊渥,母爱深浅莫漫猜。
  ”认为武则天对李贤的母子深情是不容置疑的。他于1962年还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武则天》,为她翻案,也同样认为在正史记载武则天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勋前往安置李贤去巴州时,只有《资治通鉴》出现过“风使杀之”四字,除了当事人之外,司马光是何从知悉这一秘密的呢?因此,郭老推断,武后派丘神勋前往巴州,倒有可能是召李贤回京师,重新起用。
    而据唐人张妇《朝野金载》的记述,是中牛令裴炎出于篡夺朝廷大权的阴谋,设计杀害了李贤。所以李贤之死既不是出于武则天的指使,也与丘神勋无关。   但对郭老的新说,在学术界也有不同意见。
  因为历史记载既没有提到武后曾准备召回并重新起用李贤,也没有提到裴炎同李贤之死有关。  裴炎真有篡位的野心,大不必去杀一个远在巴州、对其构不成太大威胁的废太子,而应把矛头指向京城的李显、李旦和武后。
     因此,裴炎暗害李贤,只是一种推测,章怀太子究竟死于何人之手?或者真的被武后所害,她又出于何种动机?目前仍难下结论。 。  。

2007-12-06

441 0
星期一看百家讲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