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中国象棋在古代史中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

中国象棋在古代史中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

全部回答

2017-07-20

0 0
    中国象棋,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为贵族 阶层所流行的一种游戏。《楚辞招魂》日: “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王逸注云:“言宴乐既毕,乃设六,以蓖蔽作箸,象牙为棋, 丽而且好也。”这里讲的是先秦时期的象棋,当时称作“六博”,棋制由棋、箸、局等 三种器具组成。
  局,就是棋盘;箸,相当于骰子,每次行棋之前进行投掷;棋是棋子, 用象牙雕刻而成,每方6子,分别为枭、卢、 雉、犊、塞(2枚)。  象棋是模仿当时的兵 制而设计的,象棋游戏也具有军事训练的意义。
  后来象棋取消了投箸,也就是说不 再存有侥幸的成分,而全凭实力和智谋取胜。此后秦汉及至隋唐象棋在流传过程中 不断地得到改进,最后定型于北宋末年,即当代的象棋样式:双方各16枚棋子,分 别为将(帅)一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两个,卒(兵)五个。
    南宋时期, 象棋变得家喻户晓,十分盛行,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等多种象棋专著,象棋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