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种子出苗前怎样管理播种地?

种子出苗前怎样管理播种地?

全部回答

2018-05-22

1 0
    具体如下: (1) 覆盖保墒播种后用稻草、苇帘等覆盖物进行覆盖,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促使种子发芽整齐。尤其在北方地区,对小粒种子的树种,如杨、柳、榆、桦及松柏类树种,除灌足底水外,播后均应进行覆盖,以利出苗。
  覆盖材料应就地取材,经济实惠为原则。覆盖物厚度以覆盖物性质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一般只要稀疏地覆上一层覆盖物,使地面似见非见时,就可起到保墒作用。播种后床面喷洒土面增温剂,使地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但提高地温,而且减少水分蒸发,使种子提前3~5 天发芽。
   (2) 灌水垄播灌水量不要过大,水流不能过急,水面不要漫过垄背。苗床播种,应在播种前灌足底水,在不影响种子发芽出土的情况下,尽量不灌水,以防降低土温、土壤板结。  如需灌水应采用喷水,少用灌水,以免种子被冲走或发生淤积现象。
   (3) 松土除草播种后因灌水使土壤板结,影响苗木出土,应进行松土,有些种子发芽慢,出土前生出杂草,应及时除草。秋播的树种,早春土壤刚化冻时,进行浅层松土,可减少水分蒸发,减轻幼苗出土时的机械障碍,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出苗。
    除草和松土结合进行,宜浅不宜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