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养殖雏鸡的日常管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养殖雏鸡的日常管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全部回答

2017-12-04

0 0
    育雏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温度、湿度、 通风、光照、密度、环境、断喙等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 温度。①温度管理:最初几天,育雏温度要保持在35- 36°C,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 下降2°C,至4周龄后,可最终保持在22-23°C。
  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完全通过雏鸡的表现和行为观察出来。   温度过高,表现为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频繁。 温度过低则雏鸡扎堆。②湿度管理:育雏舍太干燥,雏体水分易丢失,对鸡 的生长发育不利,反之,育雏室太湿,空气不流通,易引起 球虫病和曲霉病的发生。
  一般育雏舍的相对湿度保持在 65%-70%为宜,加湿最简单的方法是育雏舍内放置盛 水水盆或挂湿布帘。  ③通风:雏鸡体温高,呼吸快,新鲜空气的供给非常 重要。由于雏鸡呼吸与排泄产生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 害气体会造成氧气不足而影响雏鸡健康,所以,一定要搞好通风换气,育雏舍可安装换气扇以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度。
  ④光照:雏鸡光照有利于雏鸡尽快熟悉环境,促使其 早饮水、早进食以及防止雏鸡晚上因无光照而打堆造成 雏鸡压死。    适宜的光照应为1-3天为24小时,光照强度为3-4勒克斯,以后每隔一天减少1小时。
  
  ⑤密度:育雏的密度应随雏鸡的日龄增长而减少,这 样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1-2周龄雏鸡的 饲养密度为50-40只/米2,4-6周为40-25只/米2,以 投料时每只雏鸡应有足够的采食位置为宜,冬天可稍密, 夏天宜少。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