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古人管粽子叫什么?

古人管粽子叫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7-07

0 0
    《水浒传》第十三回讲梁中书在端午节时举行家宴,其中有 菖蒲、艾草、角黍等物,这里的“角黍”其实就是现在南方粽子的 原型。一开始,南方的粽子并不是用箬叶包糯米,而是在竹筒里放 入米饭,然后在火中烧,这也就是南方的竹筒饭。
  而北方则不是 这样,北方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由菰芦叶包黍米的食物,由于是 用黍为原料,而且包成角形,所以叫“角黍”。  在北方,粟就是小米,是没有粘性的,而黍是黄米,是有粘性 的,而且在营养方面,也是黍比粟更好。
  所以,唐朝才有“故人具 鸡黍,邀我至田家”这样的诗句,因为是用最好的食物来招待客人。由此可见,“角黍”是一种节日食品,并不是曰常食物。在 《诗经》中多次提到角黍,多是在讲用角黍祭祀祖先,而要祭祀祖 先,*然要用最好的食物以示尊重。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四》中说角黍:“俗作粽。古 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 黍,近世多用糯米矣。”这实际上说明“粽子”是南北文化混合后 的说法。
  
  因为北方人叫角黍,而南方因为没有这样的食物,就把 北方的角黍叫做粽子,因为角黍看上去像南方的棕榈叶心之形。   南方在向北方学习角黍的模仿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粽子,但包的 是南方的糯米,不是北方的黍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小说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小说
小说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