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结核病防治方法?
关于结核病的防治我找到了一下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为纪念Robert·Koch先生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目的是引起全社会对防治结核病的重视。 1996年,我国提出要积极响应世界结核病日活动,以促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每年都会有一个宣传主题。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几乎有人类就有结核病的存在。在据今7000年以前的石器时代已有结核性疾病。 死于公元前3800年的古埃及木乃伊、中国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干尸,均发现有结核病的痕迹。我国中医古籍《内经》中就有“虚痨”症的记载,11世纪,北宋末年更有肺痨由...全部
关于结核病的防治我找到了一下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为纪念Robert·Koch先生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目的是引起全社会对防治结核病的重视。
1996年,我国提出要积极响应世界结核病日活动,以促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每年都会有一个宣传主题。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几乎有人类就有结核病的存在。在据今7000年以前的石器时代已有结核性疾病。
死于公元前3800年的古埃及木乃伊、中国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干尸,均发现有结核病的痕迹。我国中医古籍《内经》中就有“虚痨”症的记载,11世纪,北宋末年更有肺痨由虫引起之说。18世纪中叶,结核病曾成为当时世界上危及人们生命的“第一杀手”。
直到1944年,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相继问世,才使结核病的传播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球范围内又出现结核病流行的大回升,结核病再次成为传染病的首位“杀手”,全球有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病人约900万,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万。
为此,WHO于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并通过“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1998年再次强调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其中80%的患者在农村。
我国结核病流行有五大特征,即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我国有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群超过4亿,有结核病患者50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200万。
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以肺结核为主)的人数高达12万~15万,比其他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数总和高约两倍。现在,结核病仍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耐药性结核病有可能成为一种不治之症,甚至比癌症更可怕。
2003年,我国肺结核发病数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二位;死亡人数仅次于狂犬病,也居第二位。最近卫生部通报,2004年全年疫情报告数,肺结核发病数首次上升为第一位,死亡数为第二位,我国仍然是结核病疫情严重的国家。
■基层人员责任重大
按照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盟的解释,基层人员包括:公共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护士、实验室技术员、非政府组织成员、监狱医生、个体从医者、药剂师、医学院的学生、已治愈的病人、患者家庭成员,以及每一位关心结核病人的普通人。
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人类同结核病的斗争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同样,结核病控制工作要得到可持续发展,仍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努力和奉献。
今天,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关注的对象为基层人员,这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对基层人员来说,今后的工作任务将更繁重、责任更重大:目前全球结核病控制主要任务就是发现肺结核病人并治愈病人。因此,承担这一任务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包括公立、私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将面临更多的考验与责任,需要每一位医生、护士、化验师的敬业和奉献;乡村医生除了早期发现结核病人外,还充当着病人的督导员,负责着督促、提醒病人按时服药并完成治疗,他们的工作繁琐但非常重要;众多公共卫生人员从事着疾病预防、政策实施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任重道远;学院是人才的培养摇篮,也是知识更新的基地,学生则是未来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力和希望;每一个普通人(包括已治愈的病人和病人亲属),虽然不一定具有医学背景,但都可以成为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员,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结核病防治的知识和政策,使更多的人关注结核病。
■实现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
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要求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达到85%。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
从2004年底统计数字看,我国DOTS覆盖率已达到95%,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已达64%,治愈率已超过85%。
●2004年,结核病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传染病,死亡率仅次于狂犬病,居传染病死亡的第二位。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使得结核病防治工作雪上加霜。
●耐多药结核病问题日益突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造成极大威胁。
●贫困与结核病的“联姻”,使得结核病防治工作更加复杂化。
要根除结核病这一人类历史上古老的疾病,我们还有艰苦漫长的路要走。
在这场与结核病的漫长战斗中,除了依靠政府支持与重视、卫生部门的努力和医务人员的高超技术外,还需要大家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这是我们取得这场持久战胜利的基本条件。
■怎样做到早诊早治
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方式。
据统计,一名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可以使10~15名健康人受传染。控制结核病的防治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咳嗽、咯痰或发烧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超过3周,就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患了结核病。
结核病的治疗需要不间断服药6~8个月或更长,病人能否坚持服药完成治疗,是结核病能否治愈的关键。
●如果您周围有咳嗽、咯痰或发烧的朋友或亲属,您应该提醒他们去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院检查。
●如果您身边有结核病人,您应该提醒他们按时服药,并坚持完成疗程。
●主动给予结核病患者一份来自您的关心和鼓励,而不是歧视和躲避。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防治结核病的队伍将不断壮大。
据调查,目前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受结核感染人群中有10%的人发生结核病。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在未来的十年内可能有3000万人发生结核病。目前我国痰菌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
6/1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57。8/10万,估算全国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结核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传染病,其危害度超过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每分钟导致4人死亡,而且其传播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当心不典型结核被误诊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传播。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胸痛,伴有低热、盗汗、疲乏、食欲减退等。典型结核病的诊断并不难,但是不少医生和患者只重视结核的典型症状,而不少结核不具有“典型”症状,以至于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误诊为急性感染:以急性感染起病者在综合医院误诊者最多。曾有报道200余例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肺结核患者中,急性起病或起病较急者占58%,属于难以避免的误诊占38%,误诊单位均系县以上综合医院。
病人发热或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咳嗽咯痰,或有脓性痰,白细胞增高,肺部为多叶或多段浸润灶,易误诊为肺部感染。抗炎后病灶不吸收而又错认为抗炎不力,致炎症吸收延迟,或又误诊为慢性肺化脓症。
误诊为“迁延性感冒”或“流感”:不少结核病发热、咯痰症状看似是“感冒”症状,以致造成误诊误治。
及时做胸透或痰培养有助早期诊断。
老年患者易误诊:老年结核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更多。有的仅自觉不适或伴有不明原因的反复低热、倦怠、厌食、消瘦,而胸部X线检查阴性或病灶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有人尸检发现14例全身粟粒性结核患者,年龄61~96岁,生前仅有食欲不振和全身倦怠,极少有呼吸道症状。有的虽已诊断为结核病,而因对抗结核药物反应差,而改诊为肺炎或肺癌。有报道老年肺结核患者因症状不典型,生前未能确诊的肺结核达48。
5%。
细胞免疫缺陷(包括HIV感染者)并发结核易误诊: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素药物者为数不少。这些患者继发结核病后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易造成误诊。
原有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掩盖了新发肺结核的症状,易造成误诊。
■肺结核病人要坚持规范治疗
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用、足量、规律、全程”。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是实施免费的“组合板式药”,即初治病人使用四联药物(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复治病人使用五联药物(上面四种药再加链霉素),经过有规律
的全程治疗,一般都可以治愈。
但是,如果肺结核病人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治愈就相对困难了。
肺结核采用药物疗法,初治病人治疗6个月,复治病人治疗8个月。但是,目前最头疼的是耐药菌,它导致一些多耐药性肺结核病人的产生。
产生耐药性的第一个原因是病人不规范的治疗,导致产生耐药菌。一些病人不坚持吃药,发现自己症状减轻或消失就开始停药,病情再次复发就会产生耐药性。其实,症状消失并不意味着结核病已治愈,肺结核病人一定要遵从医生的指导,完成6个月或8个月的治疗。
产生耐药性的第二个原因是病人感染的就是耐药菌,这种病人叫做原发耐药性肺结核病人,一般的普通抗结核药物治疗很难治愈。
■接种了卡介苗还会得结核病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正常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就可以接种。
刚出生的婴儿对结核病菌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极易感染结核菌发生急性严重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死亡率极高。
接种了卡介苗并不等于就是进了保险箱,绝对不会患结核病,而是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使其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即使再患了结核病,其病情程度也较轻。
从接种卡介苗到人产生抗结核病的免疫力约需两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小儿基本上不具有抗结核病的免疫力。另外,对大量、反复、毒性较强的结核菌感染,卡介苗产生的免疫力就不一定能抵御。因此,对接种了卡介苗的儿童我们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预防,如讲究卫生,不和结核病患者面对面直接接触,少带婴幼儿去公共场所等。
据悉,卫生部2004年在福建、河南、辽宁和新疆四个省、自治区开展了结核病控制社会评价工作。结果显示:
■防病经费短缺 地方财政支持不力
结核病控制工作逐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取得初步成效。
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费短缺,尤其是地方财政的支持不力。由于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导致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落实滞后或未落实。
■聊天是防病知识主要来源 病人多不了解免费诊疗政策
对于社区居民接受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民间聊天,其次为医生,电视和广播分别居第三四位。
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病人在结核病认知水平上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对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及可以治愈的认知程度低;对结防机构及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的知晓率低;现代传播媒体传播结核病知识的作用和效果低;对结核病人受社会歧视的担心程度高。
■20%~30%的病人就诊延迟 原因是自认病轻及经济困难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枢纽,90%以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首次就诊单位为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或中医院等综合医疗机构。
约20%~30%的病人存在就诊延迟。主要原因是自认为病情较轻以及经济困难。我国实施对传染性肺结核免费诊断和治疗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治疗延迟的现象,提高了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漏服和中断服药比例降低到18%以下。
■39%病人确诊前就医超过5次 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对于结核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尽管国家从不同渠道为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痰检、拍胸片及免费的抗结核药物,但病人的总体经济负担依然较重。
主要是患者在确诊前对国家有关结核病免费诊断治疗的政策不了解,39%的肺结核病人在确诊前就医次数达5次以上,由于反复就诊及不规则治疗,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贫困家庭诊治肺结核的花费约占家庭年支出的25%,富裕家庭的病人占家庭年支出的10%。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