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如何克服开车恐高

海归创业热情高 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海归创业热情高 如何克服土不服?

全部回答

2017-07-08

44 0
     怀揣技术干实业 海归创业热情高   8月18日,记者来到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章罕正在带着一群技术人员调试探伤车。这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探伤车产业带头人看起来黑黑瘦瘦,像个技术工人。
     “美国进口的探伤车检测速度60公里/小时,我们自主研发的超声波探伤车检测速度15公里/小时,但是他们一台设备要3000多万元,我们一台设备只要100多万元,成本不到他们的1/20,而且我们的探伤车探测精度更高,综合性价比更高。
     ”章罕介绍,火车轨道检测主要检测铁轨有没有损伤,是一种常规性的安全检查,铁路部门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由于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迫切需要自动化的探伤车。   章罕1995年赴美读博,攻读的方向是超声无损检测。
  毕业后他进入美国知名企业——霍尔佐克铁路探伤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超声探伤车研发。  凭借出色科研实力,他成为该公司研发部主任。在美期间,章罕一直关注国内发展。“近年来国内铁路事业发展迅速,但是探伤车领域却处于技术空白,长期依赖进口。
  ”正是看到了国内铁路发展带来的机遇,2009年1月,旅居美国13年的章罕决定放弃美国公司的优厚待遇,毅然选择回国创业。     同样看好国内创业机遇的还有刘葆林。2010年,已在加拿大安家的刘葆林,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选择回国创业。
  回国后他创办了安徽一一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研发生产。   “原来机器可以在电脑的控制下跳舞。 ”刘葆林这样形容他初次看到智能分拣系统时的惊诧。  当国内物流企业还在为频繁爆仓而烦恼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快递分拣的自动化。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高居18%,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严重制约快递业发展。而智能物流系统能够自动扫码、自动称量、自动剔除、自动分拣,实现全程自动化,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年磨剑,经过前期艰苦的研发,刘葆林的智能物流梦雏形初现。公司研发的智能物流分拣系统获得十几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分拣能力达每小时36000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大型自动化物流分拣系统长期依赖进口,一套设备要5000万元甚至更高,我们研发生产的同类产品只要1000万元,打破国外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垄断。   ”刘葆林说。   近日,权威机构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
  48万,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增长了3。20%。截至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  4%。抽样调查显示,留学回国人员中,2010年之后回国的占78。
  4%。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   商业环境差距大 水土不服常有时   “国内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吸引我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 ”合肥中科瀚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80后海归丁国亮表示,“国家鼓励大众创业,相关创业扶持政策非常给力,在国外根本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   虽然国内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海归创业者充满吸引力,但是仍有不少海归创业者反映,国内的市场环境和人情关系,让他们颇有些水土不服。 “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显示,49。
  1%的海归创业者表示曾有失败的经历。海归认为在回国创业方面的劣势主要集中在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战略制定不当、不会与政府打交道,遭遇行政审批阻碍等。     “做企业和搞研发不一样。
   ”章罕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美国企业做研发,工作比较单纯,就是带领团队搞技术研发,别的事情都不用管。现在自己做企业,既要做研发,又要搞管理,还要筹资金、跑市场,事无巨细都要管,真的很累! ”   “我们是留学生创业,没有工作经验和创业经验,主要以技术见长,技术方面又偏重于理论见长,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都不擅长,创业之初确实抓瞎。
     ”丁国亮告诉记者,他从中科大研究生毕业后,就去了美国读博士,创业团队都是和他背景相似的同学,大家不缺技术和激情,缺少的是社会经验。   在章罕看来,国内外的商业环境还有很大差距,市场营销方式也完全不同。
  创业之初,产品虽有技术优势,却难以打开市场。 “在国外买卖是很简单的事,只要产品价格合适、质量满意,买卖双方甚至不用见面,发封邮件就能完成交易。  而国内人情社会凡事讲关系,需要协调的关系太多,请客吃饭应酬不断。
  另外,一些领域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甚至还存在一些隐性壁垒,我们的产品想进入很难。 ”   另外,章罕认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企业的产品容易被复制、抄袭,企业面临维权取证困难。   对刘葆林来说,创业之初面临没人脉、没资金、没样本的窘境。
     “智能物流分拣国内没有参考样本,所以前四年我们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研发上,设备、材料、人工、实验损耗……前期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离开国家太久,人脉资源不在国内,筹资一度困难。
  当时资金、研发压力都压在我身上,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   政策利好添动力 扶持政策待落实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海归人员创业。  根据2012年实施的《关于支持留学人员来皖创业的实施意见》,来皖创业的海归可以享受多项优惠政策。
  包括鼓励各地建设高标准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创业提供有利条件;支持留学回国人员以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等在园区内进行转化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海归人员以高新技术成果创业,可享受企业注册、土地使用、工商、税务、商检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创业园引进或设立专业化的风险投资基金或创业基金等。
       截至2014年底,我省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9000人,登记在册高层次留学人员数为3300人。全省共有9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入园企业354家,675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
  留学人员累计参与各类服务活动5000人次,完成项目对接近200项。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