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收藏

60年代的衣食住行和现在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差别

全部回答

2018-02-10

105 0
1、衣、全棉料多,化纤料极少,样式单一,色偏暗偏少,上打下,小的穿大人的改制旧衣。 ?2、粗粮多、细粮少,产量低,不够吃,油少、肉少。 ?3、草房多、瓦房少、平房没有,一家挤在一处? 4、地奔多、坐车少,最好的是有辆自行车还是旧的

2018-02-10

104 0
    衣:凭布票购买布匹自己裁制,每人每年不到2丈棉布(当时化纤很少),不够一套衣服,所以往往隔年才能置一身新衣,弟弟要穿哥哥的旧衣。当年全国人民的服装式样、颜色大同小异。 食:凭粮票购买粮食,根据从事的职业和年龄,每人每月20多斤~40多斤左右。
  在餐馆吃饭也要粮票。  各地的粮票不能通用,去外地出差要去有关部门换“全国粮票”。食油凭油票购买,定量最高的是广州,每人每月1。5斤,其他地方嘛……。还有许多副食如肉、蛋等也是要凭票购买的,只有蔬菜不用票,有农贸市场(当时叫自由市场)。
  此外,烧饭用的燃料基本上是煤、柴,也都是定量的,而且往往不够用,所以上班族在单位食堂吃饭可以节省燃料,而上海人发明了用开水泡饭作早餐(那时没有方便面)。   住:大部分市民住在自己解放初期的原有私房或公房。
  子女参加长大后往往只能与父母挤住在一起。只有少数财大气粗的单位才有能力为自己的员工提供住房。从70年代起住房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到处兴起乱搭乱盖的风气。 行:私家车不用想了。上班坐公气(称为跑月票),或骑自行车,路上常常要2小时。
    那时自行车的地位就像现在的私家车,也是要凭票供应的。

2018-02-10

73 0
那时候的资源肯定比现在少,东西少,种类少,能吃饱就不错了。没有什么旅行吧,除了出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收藏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收藏
收藏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