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鼓怎么?
一、发展概况 民间舞是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产生于日常的劳动和生活,并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的不断加工创造而形成。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当代舞蹈体系中一个重要领域,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专业舞蹈工作者在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二 、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一)较为突出的观赏性。 (二)较强的传承性。 (三)较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四)鲜明的通俗性 中国民间舞在艺术形式上可分为自娱性民间舞蹈和表演性民间舞蹈两大类型。 前者仍是留在民间的,尤其是在各地农村的传统民间舞蹈,后者是...全部
一、发展概况 民间舞是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产生于日常的劳动和生活,并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的不断加工创造而形成。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当代舞蹈体系中一个重要领域,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专业舞蹈工作者在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二 、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一)较为突出的观赏性。 (二)较强的传承性。 (三)较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四)鲜明的通俗性 中国民间舞在艺术形式上可分为自娱性民间舞蹈和表演性民间舞蹈两大类型。
前者仍是留在民间的,尤其是在各地农村的传统民间舞蹈,后者是已经过艺术家加工、整理之后搬上舞台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W我,我们介绍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指表演性的,也就是说它是剧场的,而不是广场的,是欣赏的,而不是参与的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六个民族的大家庭,由于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汉族民间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各地人民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理想、审美习惯都大不相同,使民间舞也各具风采。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人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一)哏俏脆幽、热情爽朗——东北秧歌:它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城乡、为刚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舞蹈。它的基本动律特征是:身体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迅速且扎实。常用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等。
膝盖部分呈规律性提、顿可分为硬屈伸和软屈伸,与腰胯的扭摆要求和谐一致。上肢动作主要由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绕腕,即前后画横“8”字而形成。东北秧歌常用的舞蹈道具是手绢,手绢花的动作技巧可谓丰富多彩、秒不可言,常用的有:挽花、缠花、胸花、片花、抖花、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等等。
东北秧歌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以下这些具有风格特色的舞态、律动、节奏、道具使用及音乐伴奏和秧歌队形中。 ①东北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哏劲”,这种“哏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
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与原来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亦有关。 ②东北秧歌律动的基本特征: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
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
“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
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③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
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 ④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使得东北秧歌舞蹈感情丰富、性格多样。
(二)淳朴刚健、气势浑厚——山东鼓子秧歌:流传在鲁北平原,遍及德州、惠民、东营3个地市和10多个县的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其中以惠民与商河两县的鼓子秧歌最为出名,鼓子秧歌在民间也称“打手鼓”、“跑十五”。
它动作特征的突出特点是“重跑不重轻”。它要求舞者跑动时步大身底,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强调要干脆利落、有爆发力。 欣赏鼓子秧歌可从以下几个特征去把握。 ①鼓子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稳、沉、撑”三个字。
这是因为原先民间表演这种舞时,左手要持七八斤重的手鼓,鼓的重力伞的旋力,决定了它的体态动律不可能是跨越或跳跃的,而是给人一种负重感,因此这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上身重与稍倾斜的体态和“稳、沉、撑”的动律特点。
“稳”即稳当,给人一种坚韧的感觉;“沉”即往下沉,给人以负重感;“撑”即动作向外撑开,给人一种很强的张力,如做晃鼓时,突出了身体重心倾斜的晃动和向下向里的力量,从而展示了一种即稳又沉、撑开的、威武挺拔的气势。
②鼓子秧歌律动的基本特征:幅度极大,给人以占满空间的直感,充分发挥男性人体最大的可塑性。无论鼓或伞,上身主要动律都是晃动和拧身,而步法又不完全随上身,而是靠腰部的控制能力来协调上下身动作。
如在“杨家庙”和“怀中抱月”等鼓的典型动作中,以腰部带动,最大限度地占领人体四面八方各个空间,形成上下左右,横竖顿圆的扩张形态,表现出人体生命力的张力,给人一种无限丰富的圆满和}}有力的感觉,因此,动作具有很高的技艺性和艺术表现力。
③鼓子秧歌的节奏特征:对比强烈,静动分明。如在“不倒松”动作中先收缩下肢,然后大幅度的迈步,挺立、缓慢倒后成抛弧线形落下,既有高挺低踏的敦厚之力,又有横圆动律之东方圆美之韵,流畅敦实,粗中有细、高亢而激情。
④鼓子秧歌舞蹈的表现形式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男性表演舞蹈,所表现的情感与个性都具有一种男子汉顶天立地的博大的精神情调,这一点是其他汉族民间舞蹈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有人说鼓子秧歌舞蹈不仅表现了山东大汉粗犷豪爽、潇洒不羁、票U悍而挺拔的性格,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作了形象的概括。
因此、鼓子秧歌舞蹈这一表演形式是独特和宝贵的。 总之,欣赏鼓子秧歌舞蹈的动态、动势和表演形式会给人以憨直、洒脱和刚劲的美感,这正是吃苦耐劳、质朴善良、耿直泼辣的山东人民特有的性格特征的反映。
(三)三弯九动、婀娜多姿——胶州秧歌:流传于鲁东半岛近胶州湾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它与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胶州秧歌也被老百姓称为“扭断腰”、“三道弯”。它常用的道具是扇子,扇花主要有:抖扇、划扇、扣扇、别扇、挑扇和团扇等口胶州秧歌是流传在鲁南胶县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以舒展灵巧著称,据说这种舞蹈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老百姓称之•地秧歌一扭断腰一三道“”。
欣赏胶州秧歌可把握如下特点: ①胶州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胶州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是明显的“三道弯”。这一特点是由舞蹈者在动作过程中以动力脚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也和原来舞蹈踩矮跷有直接关系。
②胶州秧歌律动特点:胶州秧歌律动特点,可概括为“拧、碾、抻、韧”四大特点。“口“拧、碾、抻、韧”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沿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使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
③胶州秧歌的节奏特点是:“快发力,慢延伸”,舞蹈动作表现在力的发射不等量和不平均,如推扇、丁字扭步和神的过程速度较慢,占音乐四分之三拍时值。由于运动节奏的轻重缓急与长短不一,从而使呼吸的运用具有吸气短、快、轻,呼气稳、缓、沉的特点。
胶州秧歌的此种独特的呼吸法,对于抒情性舞蹈以及塑造女性的性格有其独到之处。 ④胶州秧歌的动作与音乐节奏风格的相吻合,这又是它的一大特点。秧歌音乐,大量运用了附点节奏型,有的还连续使用。这一节奏型的特点,则在于强拍后面加附点,从而打破了原有强拍力度的规律。
这独具一格的音乐节奏的时值分配,恰好使舞蹈动作的重力点,在四分之三拍的时值里,有着宽裕的展开天地。舞蹈动作的着力点,在四分之三拍音乐节奏时值中稳不住,则使力度展开有着某种的延伸感。这一继续延伸与同步进行的舞蹈动作力感十分和谐、融洽。
音乐的后一四分之一拍的节奏时值,则用于舞蹈的收势,与动感的短、快、轻十分吻合。 (四)轻溜脆稳、俏丽妩媚————安徽花鼓灯:花鼓灯是最具代表性且做受海内外观众青睐的汉族民族舞蹈之一,它有着永远的历史和相当完美的形式。
安徽的怀远、风台、颖上、凤阳等。花鼓灯舞蹈舞蹈的体态特征多具拧、倾的特点。关于花鼓灯舞蹈的动律特征,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高倩将之概括为:“身体右后侧,走动要晃扭;脚下衬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徒,柔里刚,刚里柔,投足举手扣节奏,锣鼓点子跟脚走。
” 口花鼓灯表演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表演者的女角称兰花,男角称鼓架子。解放前,兰花也由男人扮演,那时的兰花脚穿“木跷”叫“挂垫子”,模拟小脚女人,后逐渐弃之。表演时手持折扇手绢,或击打小铜锣。
鼓架子分为大鼓架和小鼓架子,前者擅长上盘鼓的表演,表演者肩上顶着舞者,要顶得多,顶得稳,顶得久,需要有气力和很高的技艺;后者专演小场,擅长武功技巧和身段表演。 欣赏花鼓灯可把握如下风格特征: ①花鼓灯体态的基本特征:多具拧倾的特点。
兰花以拧、倾中的三道弯为特色;鼓架子在架式中的拧、倾是整体的暂时的偏离重心或略前倾,不成“三道弯”,有别于兰花。 ②花鼓灯律动的基本特征:梗,体现在脚步梗着走;摆,上身风摆柳;旋,拐弯靠着旋;弯,亮相三道弯。
③花鼓灯独特的舞蹈技巧:在表演时脚下要有“小腿利落脚下溜”的功夫,还要掌握在肩上表演的“上盘鼓”和踩在腿上表演的“中盘鼓”等特技,鼓架子还要具有武术中的筋斗技巧。在舞蹈即兴表演时,这将增加了节目的气势,从而更加吸引观众。
④花鼓灯伴奏音乐对其舞蹈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打击乐器的伴奏是花鼓灯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俗称“半台锣鼓半台戏”,可见打击乐伴奏在花鼓灯表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五)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开封盘鼓:原名“大鼓”,清代以前称“讶鼓”,是开封特有的一种民间广场鼓舞。
所用道具是一种木框扁鼓,呈象棋子状,鼓框两边的一对铁环上,系一条长襟带。襟带经舞者左肩斜挎在身上,使鼓位于腰前,鼓面向上,可边鼓边走、边跳、边舞。它的鼓槌很有特色,长约一迟半左右,上细下粗,呈弧形,很像是倒置的镰刀把,因而得名“镰把椎”。
开封盘鼓表演活动多以鼓队形式出现,它是由一个令旗手,即鼓队的总指挥,和若干名鼓手、镲手组成。一个盘鼓队,少则十几面鼓,多则几百面鼓,除盘鼓外,还有大镲、马锣等铜器,敲击起来,深沉浑厚,如雷震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