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 学龄期

独生子女父母在教养孩子上要注意 什么?

独生子女父母在教养孩子上要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2016-12-11

55 0
     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娇生惯养和无原则的宠爱,虽然使孩子在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口才等方面都有优势,但相对自私、冷漠、偏执、依赖、自控能力差等也比较普遍。
  这些缺点也不是独生子女所独有的,也更不是他们与生倶来的性格,是不少家庭的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一些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已。  所以,父母要认真对待,纠正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弥补生长环境对独生子女成长不利的因素。
   1。 以平常心来养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等总不能抑制自己爱孩子、照顾孩子的心情,把孩子当“婴儿”般地长期照顾,对孩子的成长一点都不敢放松,无意中让孩子无法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爱太多,就好比吃糖太多的孩子,精神上“缺钙”,心理独立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需要用平常心去培养。 2。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少家庭众星捧月般地围着 孩子转。孩子所需要的,父母都想方设法地满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依赖的性格。
  父母应有选择地提供孩子需求的东西。  根据孩子的年龄,及时安排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3。 对孩子期望不能太高。有些父母将自身没有实现的美好理想和愿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想方设法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服务,并且反复强调“这是为你好”。
  这种对孩子期望值太高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有可能适得其反。要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从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实际出发,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4。 帮助孩子找到伙伴。
  独生子女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伙伴,长期在孤单的环境下生长,性格和人际交往等会出现问题。父母应让孩子从小与街坊邻居、亲戚的孩子多来往,和同学多交往,鼓励其他家庭的孩子来家一起玩或结伴出去玩,甚至可以多个家庭经常联合活动,让孩子间的交往,来弥补缺乏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不足。
     5。 父母要主导孩子的行为。家庭如果对孩子的爱太多、迁就太多的话,独生子女会不自觉地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大人,稍有不满足就撒泼、无理取闹,迫使父母就范来满足其要求。父母对此一定不能任其发展,要主导孩子的行为。
  否则,如果让孩子养成控制别人的习惯的话,他们很有可能将控制欲明目张胆地强加给小伙伴,结果只能引起人际关系的恶化,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6。 家庭成员之间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宠。
  家庭中的大人出于对孩子的爱,会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争宠,争相对孩子好,促使孩子更加任性、自私,明目张胆地与父母叫板。当孩子发生错误时,家庭成员之间,一定对孩子的错误同声说错,千万不能因宠爱,出现家人意见完全相反,让孩子的错误得到庇护的情况。
    要防止孩 子觉得自己有人撑腰,借机操控大人关系。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学龄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宝宝
学龄期
新生儿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期
学龄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