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我从小就不喜欢语文,一看书就头疼,所以语文底子很差.后来即使上夜大,也挑不学不考语文的专业.现在工作了发觉,没有比较好的语文基础就很难和人沟通,而且理解别人的话也比较难,有时候写稿子也无从下笔.请诸位告诉我,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学习语文有什么好计划?哪种书对我有帮助?是不是一定要上课学习大学的语文才能对自己有帮助呢?请各位兄弟姐妹帮帮我。

全部回答

2018-02-02

0 0
夏?D尊、叶圣陶当年合著过一册<文章讲话>,这本小册子主要是针对你这种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人的,普及水平非常高,今天我还没见过哪个语言大家能超越.你可以找来读,不过市面上比较难找,你得去图书馆.

2018-02-02

44 0
     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
  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  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根据上述特点,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
    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是都有这样的体会吗?   学语文还必须多读多背多写,自己不读不背不写,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
    认真听讲是重要的,但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要培养自己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精彩的篇章一定要能够背诵;课外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
  要学会有条有理地做笔记,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文章,生活活泼地开展各种活动,还要关注社会生活。     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

2018-02-02

29 0
多看书,多动笔。有可能的话,把你的文章送给熟识的语文老师批改。要不耻下问。小孩学语言很快,就是不怕难为情

2018-02-02

14 0
经验之谈: 多读书籍 留心读音 提问老师

2018-02-02

44 0
    阅读是人的特权,凡识字之人,没有不阅读的。中学生要提高语文水平,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质量呢? 变苦读为乐读 阅读的兴趣,自识字之后便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越来越浓厚,有的越来越淡薄;有的趋于媚俗低级,有的追求崇高典雅。
  造成差别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的方向。  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呢?有人提倡只读名著,我觉得名著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或者说有些名著并不适合中学生读。一般来说名著涵载都比较庞杂,以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很难辨别良莠,择善而取。
  所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以“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为标准,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读的书来读,收获会更快更大一些,也有利于自己兴趣的发展。  阅读是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意敏感区。
  每个读者只有在阅读那些与自己情感经历、生活体验较为切近的作品时才会最大限度地投入并获益。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说,读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但阅读能使你接触自己以外几百几千个人的人生,能和古圣先贤对话,没有时空的限制。
    阅读当中能发现人生的花絮、山川、道路和旅程,阅读当中有日月星辰,有喜怒哀乐,有辽阔的感情大海,有理想的思维征帆,有无边无际的诗样的风。当你在读并且想的时候,这样的“喜悦”,还不能使你对阅读油然而生兴趣吗?重要的是,不论怎样的“喜悦”,都必须付出努力——在阅读时展开联想、想像和思考。
    任凭书中的信息在自己的大脑里跑马,是不会有很强的乐趣的。有兴趣是乐读,无兴趣自然是苦读。不过苦读也无妨,兴趣是可培养的,苦读若能深入,也会变成乐读。苦读更能培养一种坚毅忍耐的品质。
  阅读中的联想、想像、思考,有时也是一种挑战的忍耐,一旦知道了那份喜悦的人会更坚强。  与书为友的人是坚强的,因为他能自在地品味,汲取古今人类的精神遗产,运用自如,成为“心灵的巨富”。
  以钱财来说,就像拥有好几家银行一样,需要多少就提取多少。有一位百万富翁与一位贫困书生打赌,说如果贫困书生能闭门读书15年,他将赠送150万美元。书生做到了,但书生最终竟然放弃了这笔巨额馈赠,因为他拥有了更多无法用钱来衡量的财富。
     拿得起放得下 兴趣有了,还要处理好阅读和学业的关系。处理得好,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习,善莫大焉;处理不好,荒废学业,贻误前途,悔之晚矣。课程与阅读谁主谁次,我不想妄放厥词。
  我只想说,中学生必须在全面发展之后,才能从很多感兴趣的事情中选择一项最适合自己的,然后为之“奋斗终生”。  如果完全根据兴趣跟着感觉走,恐怕中学时光度完了,连就业谋生也成了问题,还谈什么成才成器呢?我曾目睹过许多聪明孩子沉迷于小说而荒废了学业,结果考不上大学也谋不上职业,成为街头流浪者,连过去沉迷的小说也不爱了。
  学生以学业为重,为了使学业更优异,特别是为了使语文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较高能力,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拿得起放得下。茶余饭后,课间假日,有计划地选读一些好书,不仅能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也是对枯燥学习生活的有效调节,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培养语感强能力 阅读是心灵的旅程。对于精神空虚无聊的人,阅读或许是一种消遣;对于求知上进的人,阅读则是一种心灵的滋润。  通过读书可历奇涉险,寻找激情,体验高贵;通过读书可与孔孟对话,与李杜为友,与素昧平生的人物风景相遇。
  拥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和一个安静的氛围,可选择小说放任自己去感知;茶余饭后,床头枕边,随时拿起一篇散文、小品,在感受激越婉约、揣摩优美精致中,便有猝不及防的“惊喜”;晨练野游或独处无聊、激情难平时,正是读诗的好时光,或朗诵,或吟哦,或浅唱,随心所欲,随情而动。
    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语感”是一个人对言语的具体感觉,听一个人讲话,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逻辑强不强,朴素还是华丽,实在还是飘浮,语感强的人一听就听出来了。
  阅读也一样,但如果仅能读出上述感觉,还只是语感的浅层。语感不仅是一种内在的语言知识,是对语言好坏的感觉,而且是对情理、人格、心灵的感觉。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与“你放着罢,祥林嫂”表述的情理绝对不一样的。
  现在的中学生很苦,作业练习几乎压得透不过气来,有点闲暇用于读书也懒得思考,只满足于读懂大意,所以很难有大收获。
  对于怎样提高语文水平,我的观点是还是要少做练习多读书,要读就用心灵去感知,并特别关注作品“这么说”的语言形式及其效果;有了自己的真感觉,最好用日记或批注的办法记下来,时间久了,自然便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

2018-02-02

44 0
   学好语文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日常积累,所以平时多读多看是必不可少的。
  看书也不必太注重选择,学习关键是靠兴趣! 你所提到的沟通困难问题,那不止是语文不好,除了平时的日常积累外,还要多与人交流,不要怕说不好说不对,因为沟通不仅仅只是语言表达,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一般的稿件是有一定格式的,如果是公文你可以看一下有关文秘的书籍,上面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以及相关范文供你写作参考,如果是散文诗集这些要求文采的稿件,那除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外,就没有好办法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