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二十四个节气是怎样定出来的?

二十四个节气是怎样定出来的?

全部回答

2016-10-20

64 0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1周,每23 小时56分4秒还要自转1次。由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面 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 北纬23。5°,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   5°时称 为冬至;夏至和冬至是指已经到达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 中太阳2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春分和 秋分是指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的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这 样,一年就可以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为4段。如将每段再分6小段,每小段约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为24小段,于 是就产生了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秦汉时代就把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定为立春、雨水、 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寒、大寒。
  从二十四个节气名称的含义,可以看出:反映四季变化的 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叫做“四立”,是表示四季开始的意 思,但由于各地气候不同,所以四季起始的时间和长短各地也 不完全一样。
    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 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 种4个节气。
  而有关气候、天气和物候的现象往往带有地区性的色彩,如其中的“霜降”节,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思是 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台湾省、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相反,东北 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又较此时期 为早。
    这是因为我国人民在秦汉时代比较集中地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那时黄河流域的气候与农 事活动的关系而定出来的。由于秦汉到现代我国气候变化很 大,目前长江流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用。
  同时15天一个 段落,在安排农业生产时较为方便,因此,我国农村各地都习 惯用它。  可是,我国地域广大,各地气候不同,有的地方安排农事活动,实际上并不是只按节气的字面意义,而是把它作为一 个时段来应用的。
  具体地说,各地安排农事活动,还是要按照 各地气候、农作物的特性和土壤的不同来决定的。例如,黑龙江省和广东省要想按节气的字面意义来安排农事活动,那就根本不合适了。  二十四节气既然是根据太阳直射到地球上的某些纬度为 出发点的,所以它属于阳历的范畴,每个节气的开始与阳历的一定日期基本上可以对应,最多相差一两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