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吐奶怎么办 宝宝是混合养的?

宝宝吐奶怎么办 宝宝是混合养的,昨天早上吃了牛奶,刚放下奶瓶,她就直喷式吐奶,从鼻子里也出来,满脸都是!中午喂牛奶又是这样!去看医生说没什么事,若喂开水吐再抱来!下午只喂开水没吐,晚上喂奶也没吐,半夜喂奶又吐了,还是直喷式吐!后来大便了颜色正常,但有好多奶瓣,味道难闻!后来喂点开水,今早喂奶没吐!本想再抱到医院看看,偏又下好大的雪,怕冻着她! 宝宝到底怎么了?她还有几天才二个月,以前在二十天吐过一次!后来再也没吐过!请各位出个主意,急,特急!

全部回答

2016-04-12

41 0
    打嗝有帮助吗? 许多新生儿的父母通常都不清楚溢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自然对于宝宝吃完奶后,是否要继续拍打至打嗝,就容易有误解的观念,高迪伟医师建议爸妈们,打嗝对于溢奶、吐奶是没有太大的帮助的。
   这个现象跟成人打嗝的状况其实是一样的,尤其吃母奶的幼儿,因为含的紧密,吸入空气不似吃奶瓶的多,不见得都会有此现象,若拍打超过15分钟,仍旧没有反应,这样的动作是更加无义的。   一般说来打嗝只能让孩子舒服一点,对于溢奶、吐奶没有助益,从前的妈妈们,对于打嗝也不太认同,认为拍打动作也只是想让奶水更快进入肚中而已。
   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  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小宝宝为什么会溢奶呢? 小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内容物容易溢出。
  站立行走后,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才逐渐转为垂直位。另外,婴儿胃容量较小,胃壁肌肉和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肌张力较低,这些均易造成溢奶。 婴儿胃的贲门(近食管处 )括约肌发育不如幽门(近十二指肠处)完善,使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平卧时胃的内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
     喂养方法不当,婴儿吃奶过多,母亲乳头内陷,或吸空奶瓶、奶头内没有充满乳汁等,均会使宝宝吞入大量空气而发生溢奶。 喂奶后体位频繁改变也容易引起溢奶。 溢奶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人工喂养,奶嘴的开孔大小要合适,奶嘴必须充满乳汁。 如果母亲乳头内陷,在孕期就应加以矫正。     喂奶后应将小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宝宝背部,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
   若溢奶是贲门松弛、闭锁功能不全所致,喂奶后应竖直抱起一二小时,再放到床上,头部略抬高。随着胃贲门部的肌肉发育完善,溢奶症状会逐渐减轻。 把带儿子时的经验告诉你,其实小孩会吐奶是很正常的事,你只要每次给他喂完奶后不要将他横得抱,将他轻轻的靠在你自己的肩上,慢慢的、轻轻的拍他的背部,半小时后再让他睡或横的抱就可以。
  

2016-04-12

13 0
宝宝可能是着凉了,消化不好了。

2016-04-12

12 0
还没消化,估计是腹胀,不要给宝宝喝太多了,多喝点水,按摩下肚肚

2016-04-12

43 0
    吐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若去医院检查不出问题,是生理性吐奶的可能性会比较大。生理性吐奶是婴儿期的正常现象,一般常见于4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为宝宝的胃很小,且呈水平位,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相比成人差,而连接小肠处的幽门又比较紧,不利通气。
    宝宝吃奶时如果吸入了空气,吃好后空气往上升时,就会顶上来小部分的奶。 预防宝贝吐奶有妙招: —>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一般乳汁在胃内排空时间约为2~3小时,所以每隔3小时左右喂1次奶比较合理。
  如果喂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还有部分存留在胃里,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饱胀,以至吐奶。   —>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式妈咪坐着抱宝贝喂奶,相对躺着喂奶造成宝贝吐奶的机会要少。
   —>注意宝贝吃奶的口型喂奶时,妈咪应注意将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都塞入宝贝的口中,而不是仅仅将乳头塞入,否则宝贝吃奶时容易吸入空气。 —>喂奶后不要急于把宝贝放下吃奶过程中,不要让宝贝吃得太急,喂奶中间妈咪可以拍一次嗝;给宝贝喂完奶后,妈咪也不要立即把宝贝放到床上。
     —>吃完奶后宜右侧卧宝贝在吃饱后,睡姿以右侧卧位为宜,因右侧卧位时胃的贲门口位置较高,幽门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较易通过胃的幽门进入小肠,可防止吐奶。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