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古时候的庙见是指什么?

古时候的庙见是指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7-05

67 0
     与庙见用意一致的仪俗有“上新坟”或“喜坟”,即婚后的第三天新郎领新娘一 起到祖坟烧纸供祭。婚后至迟三个月,须择日率新娘至夫家宗庙祭告祖先,以表 示婚姻已取得夫家祖先的同意。
  从此,才算加入夫宗,具有参加祭祀和被祭祀的 资格。 在封建宗法时代,“谒舅姑”与“庙见”为成妇之礼。  如新妇未经庙见即死亡, 则由男家盛殓,归葬女方祖茔,作“未成妇”看待。
  下葬时,其夫不能执杖及送葬, 她也不能进入男家宗祠。其仪起于周代,反映了父权制男性家长统治的特点。后 世以三月时间太长,宋代《朱子家礼》改为三日庙见。明代,皇族婚嫁仍依古礼,民 间婚礼,按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诏令,拜公婆与拜祖抚一并于亲迎之次日举行。
     庶子之妇及娶亲,则不须行庙见礼。《仪礼•士昏礼》:“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 乃奠菜。”《仪礼•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于弥,成妇之义 也。”郑玄注:“成妇义者,妇有供养之礼。
  ”孔颖达疏:“若贾(贾逵)、服(服虔)之义, 大夫以上,无问舅姑在否,皆三月见祖庙之后,乃始成昏。  ”按,庙见与新妇奠菜祭 舅姑(公婆)为二事,奠菜相当于“谒舅姑”之礼。
  舅姑已亡,则可并为一事举行。 钟毓龙《说杭州•婚姻•拜堂》:“最后见公婆矣。公婆倶存者,必双双先至家庙 前,向祖宗八拜,然后再受儿媳之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