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贵阳市杜寨布依族丧葬砍牛习俗的来历、习俗、活动?

全部回答

2007-07-18

0 0
    布依族的砍牛 布依族人民自古以来都依靠牛耕耘,把丰稔的希望寄托在牛身上,因此,在该民族的丧葬中有“砍牛”的风俗.杀牛祭死者,希望死去的人在阴间也同人间一样有牛耕地。
   过去,每当布依族中有成年以上的人去逝,在出殡之日,都要举行很隆重的“砍牛”仪式.所用的牛,有的地区由丧家自备:如花溪的孟关一带,有的地区由女婿送,但丧家要回赠一头大牛,如贵州普安县一带。
    ”砍牛”“老摩” 、“长摩”“巫师”主持,在亲友祭奠完毕后,即牵牛到“鬼场” (通常选用寨子中较大的一块田作“鬼场”,以示死者到阴间后有田耕)转,“鬼桩”竖子场中,将牛栓上。
  由“长摩”边唱《砍牛歌》边弓拧领穿戴孝衣(裙)、孝帕、手拿香火的孝子、女儿飞儿媳、孙子依次一起围牛转舞几圈每转完之后把香火插在“鬼柱”脚.随后,用糯米饭喂牛。  完毕,即砍牛,出殡。
    《砍牛歌》大意是:牛啊牛!我并不想杀你呵!但死去的人需要你,没有你,他(她)怎么耕地?并叮嘱死者要象在人间一样爱护耕牛,只有这样才能有吃有穿,牛肉丧家及家族是不能吃的, 这一古老的风俗,流露这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对耕牛的爱护和依赖,对劳动的赞美及对美好的生活的向由于宰杀耕牛,影响生产发展,解放后,都只举行仪式而不再砍牛了.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