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为什么把东西 叫做“劳什子”?

全部回答

2007-07-05

0 0
    “劳什子”,是一句方言,是人们对一些不大的事物的一种称呼。这种称呼里,包含着复杂的感情。 《红楼梦》第三回写贾宝玉初次与林黛玉会面,见黛玉没有“通灵宝 玉”,便摘下挂在头颈上的“通灵宝玉”狠命摔去,说“我也不要这 劳什子了!”何谓“劳什子”?红学家注解为“如同说‘东西’、 ‘玩意’,含有厌恶之意。
    ”《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又作“牢什 子”,“使人讨厌的东西。”《辞源》的解释是:“东西、家伙。有 轻视、厌恶的意思。也作……捞什子。”这些解释都不太准确,更没 有指出此词的来源。
  说“劳什子”有“家伙”之意,更令人费解。不 知是否受故老相传的这则民间笑话的影响?谓:有老翁老妪苟合,老 妪笑指老翁男根曰:“这劳什子是啥?”翁答曰:“老亻家伙嘛!” 然而,“家伙”与“劳什子”原意相差远矣。
    七十年代初马王堆出土 了竹简《天下至道谈》,共56支简,每支简上文字多为30余字。这是 非常古老的房中术著作,系统地论述了性保健、性治疗。经过专家整 理、排列后的该书第十段,是讲男女交合“十修”的,其中的第四 “修”是:“四曰(劳)实”。
  先秦史、古文字学者考证后认定, “劳实”乃摩弄阴蒂之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化为“劳什”,及其 他一些同音词。至今在江浙口语(尤其是民间)中,仍流行此词,多 作贬意。
  但是,乡间已用“×心子”代替“劳实”了。看来,曹雪芹 也不知道“劳什子”一词的历史变迁。否则他怎么好意思让宝玉、黛 玉口中说出如此不雅之词?我国古老的性文化,对于政治、文化等, 都曾打下深刻的烙印。
    马王堆的出土文物,应当受到包括红学家在内 的社会科学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吸取其研究成果。前贤的“于学无所 不窥”、“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在时下的学界正日趋丧失。奈何!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