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哲学

请问柏拉图的作品有哪些?

最近想读一些外国近代的经典,却发现还需要从头开始了解西方思想的起源。所以想读柏拉图的书。 请介绍一下他的作品和成书年代。 各位高士在上,小可先行拜谢!

全部回答

2007-06-22

0 0
    柏拉图的著作(其中大多数都是对话录)曾经被以好几种不同方式出版过;因此对于柏拉图著作的命名和引用也有数种不同的方式。 分类柏拉图著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是古希腊的四联剧分类法,这种方式被古希腊学者第欧根尼·拉尔修以及提庇留所指派的占星家所采用。
   在下面的列表中的对话录若标示为(1)则表示学者们对柏拉图是否为作者尚没有共识,而标示为(2)的则是学者们通常同意柏拉图并非作者的对话录。  没有标示的作品则通常被认为是柏拉图撰写的。
   四联剧 I。 《伊壁鸠鲁篇》、《申辩篇》、《克力同篇》、《斐多篇》 II。 《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 III。 《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会饮篇》、《斐德罗篇》 IV。
     《阿奇拜得篇之一》(1)、《阿奇拜得篇之二》(2)、《希帕库篇》(2)、《竞争者篇》(2) V。 《塞革亚篇》(2)、《卡尔米德篇》、《拉凯斯篇》、《吕西斯篇》 VI。
   《欧绪德谟篇》、《普罗泰戈拉篇》、《高尔吉亚篇》、《美诺篇》 VII。 《大希庇亚篇》(1)、《小希庇亚篇》、《伊安篇》、《美涅克塞努篇》 VIII。   《克利托芬篇》(1)、《理想国》、《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 IX。
   《弥努斯篇》(2)、《法律篇》、《厄庇诺米篇》(2)、《信篇》(1) 不在四联剧里的著作 剩下的著作虽然托名柏拉图为作者,但大多数在中世纪前便已被视为是伪作,因此不包含在四联剧内。
    这些著作被归类为Notheuomenoi(“假的”)或“伪书”。 《阿克西俄库篇》(2)、《德谟多库篇》(2)、《厄庇美尼德篇》(2)、《厄律克西亚篇》(2)、《西绪福篇》(2)、《弥冬篇》(2)、《阿尔孔篇》(2)、《弗阿凯人篇》(2)、《凯利冬篇》(2)、《赫伯多米篇》(2) 年代表 柏拉图对话录写成的确切时间依然未知,而且它们在日后是否曾被人编修窜改也无法确定。
    不过,依据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对话录里潜藏的语言资讯已经足以列出一个大略的年代表。这些对话录通常被分类为三个明显不同的时期,少数作品则被视为是在过渡期写成的,另外有一些则难以分类。
  将柏拉图著作翻译为德文的神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可能是第一个将柏拉图著作区分为三个时期的人,不过,他当时提出的排列顺序与现代学者提出的相当不同,且较倾向于以哲学理论而非年代分类,他宣称这样分类更符合柏拉图一生中的哲学思想发展。
    施莱马赫将对话录区分为: 奠基期:《斐多篇》、《吕西斯篇》、《普罗泰戈拉篇》、《拉凯斯篇》、《卡尔米德篇》、《伊壁鸠鲁篇》、《巴曼尼得斯篇》 转变期:《高尔吉亚篇》、《泰阿泰德篇》、《美诺篇》、《欧绪德谟篇》、《克堤拉斯篇》、《智士篇》、《政治家篇》、《会饮篇》、《斐多篇》、《菲力帕斯篇》 巅峰期:《理想国》(《克里底亚篇》、《蒂迈欧篇》、《法律篇》) 最后在括号里的三篇对话录则是未被施莱马赫翻译的部分,虽然其他未列出的十篇对话录(包括《伊安篇》等)也有被翻译,但都被施莱马赫视为是伪作。
    最后,施莱马赫主张《申辩篇》或者包括了《克力同篇》是苏格拉底的真实对话、而由柏拉图记载的。 英国的Lewis Campbell是第一个率先使用文体学(stylometry)证明以时期来分类柏拉图著作是可行的学者。
   不过,许多以年代分类的排序依然具有高度争议性。  现代学者通常同意的排序是如同以下的: 早期对话录 苏格拉底的角色都出现在这些对话录中,他们也都被视为真正代表了历史角度上的苏格拉底;因此这些对话录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对话录。
  它们大多都是由苏格拉底讨论一个主题的对话构成的,通常是和伦理有关(友情、虔诚),并且有一个人担任贸然挑战苏格拉底的角色。  在经过一连串的对话后,苏格拉底会证明那些挑战者对于辩论主题本身根本一无所知。
  这些对话录将结局交于读者决定谁才正确,这使得这些对话录具有“间接”的教学功能。这段时期也包括了一部分与苏格拉底审判和死刑有关的情节。 《申辩篇》 《克力同篇》 《卡尔米德篇》 《拉凯斯篇》 《吕西斯篇》 《伊壁鸠鲁篇》 《美涅克塞努篇》 《小希庇亚篇》 《伊安篇》 接下来几篇则被视为过渡期或转型期的对话录: 《高尔吉亚篇》 《普罗泰戈拉篇》 《美诺篇》 中期对话录 到了早期对话录的后期,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对话录中会开始公开一些他问题的答案、或者提出正面的原则,这些通常被视为是柏拉图首次试图提出的自己的观点。
    这些原则中第一个出现的,宣称美德是一种智慧,同时没有人是自愿堕入邪恶的,这也有可能是苏格拉底自己的观点。中期的对话录最特殊之处,在于提出了知识是来自于理解那些从未改变的“形式”,同时对话也试著研究那种形式。
  而灵魂的不朽,和有关正义、美、真理的特定原则也在这段时期开始出现。  《会饮篇》和《理想国》被视为是柏拉图中期对话录的最重要部分。 《欧绪德谟篇》 《克堤拉斯篇》 《斐多篇》 《斐德罗篇》 《会饮篇》 《理想国》 《泰阿泰德篇》 《巴曼尼得斯篇》 晚期对话录 《巴曼尼得斯篇》里出现了一系列对于“形式”理论的批判,这被广泛视为是象征柏拉图抛弃了这个理论。
    一些最近的研究(如Meinwald (1991))挑战了这种说法,因为在剩下的对话录中形式理论并没有就此消失,而只是换了一附面貌,以不同形式或类型的事物来象征它们。苏格拉底在晚期对话录中也依然于讨论里保持重要角色。
  晚期对话录中新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辩证法,被称为“聚集和分割”,最值得注意的是例子是《智士篇》和《政治家篇》,并且在《斐德罗篇》里第一次公开展现。  “聚集和分割”辩证法可以这样简单描述:对话者试图分辨事物间的共通点和差异点,以检验一个想法是否是事实。
  《智士篇》里的一些段落指出了这便是哲学家应该做的事,而且甚至在早期对话录中也是这样的。 晚期的对话录也可以观察出柏拉图思想的成熟期,对于许多早期对话录中讨论到的议题,柏拉图都透露了他的答案。
    许多学者们依然在研究关于这些议题的看法。晚期的作品被公认为是相当艰深而且具挑战性的哲学作品,与早期的对话录相较,晚期的作品通常更为严肃而且具逻辑性,但也经常对于问题的解答抱持保留态度,而不像早期作品里有系统地指出问题的答案。
   《智士篇》 《政治家篇》 《菲力帕斯篇》 《蒂迈欧篇》 《克里底亚篇》 《法律篇》 。  。

2007-06-18

213 0
    说明:柏拉图作品的真伪及写作年代,学者们的考证至今仍不一致。流传下来的篇目(据Henri Estien-ne版本)有43种之多,一般认为真品有25种。 以下篇目的排列顺序按中文版《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
   旁边的写作年代(公元前)标注参考Henri Estien-ne版本。   [第1卷] 申辩篇(399年) 克里托篇(403年) 斐多篇(401年) 卡尔米德篇(405年) 拉凯斯篇(425年) 吕西斯篇(400年) 欧绪弗洛篇(399年) 美涅克塞努篇 (399年) 小希庇亚篇(420年) 伊安篇(422年) 高尔吉亚篇(376年) 普罗泰戈拉篇(411年) 美诺篇 (402年) [第2卷] 欧绪德谟篇(387年) 克拉底鲁篇(408年) 斐德罗篇(400年) 会饮篇(401年) 国家篇 (421年) 泰阿泰德篇(414年) 巴门尼德篇(408年) [第3卷] 智者篇(357年) 政治家篇(360年) 斐莱布篇(357年) 蒂迈欧篇(415年) 克里底亚篇(407年) 法篇(348年) [第4卷] 伊庇诺米篇 (348年) 大希庇亚篇(420年) 书信 十三封(365年) 。
    。

2007-06-12

210 0
    柏拉图主要著作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
    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主要有: I《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斐多篇》 I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III《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飨宴篇》《斐德罗篇篇》 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柏拉图伪作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下著作被认为是后世伪托的作品: 《米诺斯》(Minos)《欧律克西亚斯》(Eryxias)《泰戈斯》(Theages)《克里托芬》cleitophon《爱人》(Lovers) 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译本的译者主要有严群、陈康、王晓朝等。目前使用广泛的是《柏拉图全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晓朝译。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哲学
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