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全身无力疲倦乏困怎么办

为什么春天容易乏困?

全部回答

2005-03-10

0 0
  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暖洋洋的天气,常使人感到懒洋洋的,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春困”。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
  
  而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肌肉微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于是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

2005-03-11

75 0
佩服

2005-03-10

101 0
    1。起居规律 春天,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产生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肤疏松,对外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2。饮食调养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春季饮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  饮食过量、缺少维生素B是引起春天乏困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应多吃性味甘平,且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3。养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3。运动养护 春天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  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4。保暖防病 春天,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
    “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人体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此外,春天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飘扬,过敏性哮喘患者最容易发病。  其预防方法主要是坚持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次要讲究卫生,消除病虫害以杜绝病源,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