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地球比月亮大多少,是火星的几
地球平均半径6。371×10的6次方m
月球平均半径1。74×10的6次方m
火星的直径为6786公里(是地球直径12756公里的一半),其密度为3。9(地球密度为5。5)。
地球和月亮
地球是一个略为扁平,半径约为6370千米,质量为6×1024千克,平均密度为5。 5克/厘米3的椭圆球体。它的南北向的半径并不相同,因此称它为椭圆球体。但它和一个理想的圆球体差别相当小。
地球表面极不规则,在陆地有崇山峻岭,在海底有深沟大壑,为了便于实际测量应用,往往把海水的平均表面作为地球表面,在陆地上则以海面的延伸部分为基础。
地球内部的基本构造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和地幔还各自可以分为两部...全部
地球平均半径6。371×10的6次方m
月球平均半径1。74×10的6次方m
火星的直径为6786公里(是地球直径12756公里的一半),其密度为3。9(地球密度为5。5)。
地球和月亮
地球是一个略为扁平,半径约为6370千米,质量为6×1024千克,平均密度为5。
5克/厘米3的椭圆球体。它的南北向的半径并不相同,因此称它为椭圆球体。但它和一个理想的圆球体差别相当小。
地球表面极不规则,在陆地有崇山峻岭,在海底有深沟大壑,为了便于实际测量应用,往往把海水的平均表面作为地球表面,在陆地上则以海面的延伸部分为基础。
地球内部的基本构造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和地幔还各自可以分为两部分。在地球最核心的部位,半径为1255千米的区域是内地核,呈固态,它外面是熔融状态的外地核。地核为铁镍物质所构成,据认为地球的磁场和这种铁镍物质在外地核里流动有关。
而地幔完全是石质的,密度比地表岩石大,但因温度高刚度却不如地表的岩石,只有与地壳相连并包括地壳在内厚度不超过80千米的表层比较坚硬,叫做岩石圈。在它下面距地面总计不超过200至400千米的上地幔,岩石所受的压力和温度相比不算高,使其处于接近熔融状态,被称为软流圈。
在岩石圈有裂缝或缺陷处,软流圈里的物质失去了压力就会成为流动性较好的岩浆或熔岩,甚至可能流到地表面来。
地幔以上是地壳,构成地壳的原始岩石和地幔物质全都是硅酸盐矿物质。硅酸盐的主要成分是硅和氧两种元素,它们都是恒星演化过程中核反应合成的重要产物。
地壳的厚度很不均匀,海洋下面地壳厚度只有5至8千米,大陆地壳厚度16到60千米不等。
地球表面以上是大气层,大气层没有明显的边界,只是愈向上愈稀薄。流星的光迹从160千米高处就会出现,太阳的高能粒子在稀薄空气中所产生的极光则可以在高达1000千米的地方辉耀,不过通常所说的大气层则指的是50多千米以内空气比较浓密的范围。
在这范围以上的高层大气只占总质量的2%。这部分较浓密的大气层还可以细分为对流层和平流层。平流层往上为中间层。自80千米以上称为热成层。在高层大气里从大约100千米到350千米的高度范围里有一系列电离层,含有较多电离气体。
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有助于越洋的短波无线电通信,并受太阳活动性的影响。
地球各处普遍存在的磁场称为地磁场,一般的磁感应强度为5×10-5特。在中低纬度区地磁场的方向基本是南北向。地球磁场的真实起源目前还不太清楚,一般认为是地核里液态铁质流动所引起的,但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明。
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根据雷达探测资料,平均为38401±1000米。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月面上安放了激光反射器,现在用激光测距精度可以达7米。月亮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0。
27倍,即约为1740千米。月亮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81,即约为7。35×1025千克。由月亮的半径和它的质量算得的平均密度为3。3克/厘米3。在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卫星组合中,它是与所归属的行星大小最接近的卫星,因此不少人认为它原来也是一颗行星,后来被地球引力俘获才形成共同围绕它们的质量中心转动并绕太阳公转的姐妹行星。
月亮总是用同一个面对着地球。这种情况称为同步自转。
月亮表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相当崎岖不平,布满各种山脉、裂谷和大小不一的月坑,另外也有几大块平原称为月海。月坑又称为环形山,小的只有几十厘米或更小,大的直径有200千米以上。
大月坑底部很平坦,中央有一些尖锥状的小山。绝大部分月坑是陨星撞击而成的,裂谷和断崖则是月面坍陷的结果。月亮上没有水,所谓月海实际是由熔岩流布而成的平原,有的月海四周有一圈山脉,好像原先也是大月坑,但后来被熔岩淹没掉。
空间探测器飞越月亮时发现好几个月海下面有大块密度较高的物质,这些物质被认为是巨大高密度陨星撞进月面,撞击产生的大量热能熔化了周围的岩石,可能再加上由月亮内部深处冲破薄弱月面流出来的熔岩,淹没掉原来的洞穴,最后就形成了月海。
虽然月亮内部可能不像地球那样完全熔化过,也没有形成铁质的月核,但从登月过程中做的月震波实验来看,月亮内部也分为核、幔和壳三部分。月核半径约为700千米,是软流状固态硅酸盐矿物质构成的,温度只有1000开左右,远比地核低。
月幔和月壳组成刚性的岩石层。月幔厚1000千米,月亮的厚度在正面约为65千米,而在它的背面却可能要厚上一倍。
1969年宇航员登月后不仅进行了月震波试验,还作了一系列的“月质”考察。月面的岩石主要是玄武岩,是由熔岩凝固而成的,因此至少月亮表面原来曾经处于熔融状态。
月亮上最古老的岩石已有44亿年以上的历史,但月面上普遍覆盖的粉尘的年龄却达46亿年,这些粉尘估计都是从月亮凝固出的第一批岩石剥落下来的。在月亮上没有明显的磁场,这很可能与月亮内部不存在可流动的铁质核有关。
由于内部热量不足,坚硬的岩石圈厚达上千米,所以月亮上不存在板块活动,也没有板块撞击的造山运动。然而使历史陈迹原样保存到现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大气和水流,不存在风化和水蚀作用。不过月面仍受到另一些因素的剥蚀,一是昼夜温差使岩石表面剧烈热胀冷缩而破裂和剥落;二是大量陨星的撞击,每次陨星撞击都会有崩裂的碎屑,在高温下熔成玻璃珠状的细微颗粒;三是太阳风粒子和其它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对岩石分子组的破坏。
而最主要的是在行星际空间随处存在的细微尘埃颗粒的冲刷,这些颗粒未受大气阻拦以高速直冲月面,严重磨蚀月面岩石,结果使月面普遍散布着一层粉尘。
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看起来好像是在天穹的繁星之间由西向东运行,它所走的路线夏天在赤道以北,冬天在赤道以南,这种表现的太阳轨道就是黄道。
因为太阳和地球都永远在地球轨道面上,所以地球轨道面和黄道面是同一个平面,两种叫法可以互换使用。黄道在天穹上和天赤道有两个交点:一点是视太阳由南向北穿过赤道的春分点;另一点是秋分点。太阳在一年里先后穿行于黄道十二个星座,它们好像是太阳的行宫,所以又称黄道十二宫。
地球轨道的偏心率虽然只有0。017,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仍然有明显变化,反映出来是太阳在黄道上走得快慢不同。每年春分到秋分地球在远日点一侧,运行较慢,共约需185天;而由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则在近日点一侧,运行较快,只需约180天。
这正是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反映。
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公转是产生月相变化和形成日月食的原因。月亮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绕地一周需用27。3天。这个周期不是两次满月的间隔,而是以天空的恒星为背景所观测到的周期,因此叫恒星月。
在这期间地球在自己的公转轨道上向前运行了一段,月亮、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了变化。例如原来月亮在太阳和地球当中,经过一个恒星月之后,以遥远的恒星为准,月地的相对位置已经和上次一样,但是月亮却还没有来得及第二次走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大约还差27°,需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月亮先后两次到达太阳和地球当中所间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长度是29。5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