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风的故事说的是哪个地方?
如果从意大利北部的大城市米兰,乘火车到北方风景如画的瑞士日内瓦去旅游。你会发现:在意大利和瑞士之间,隔着一道东西走向的欧洲最高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火车是在辛普朗隧道里通过的,这样,火车不用上山下山,曲里拐弯,省了许多路程。 当你离开米兰的时候是雨天,火车越驶近阿尔卑斯山脉,雨势越来越大,可是,一出隧道口,你就会发现瑞士的土地正沐浴着阳光哩。火车沿罗讷河谷折向西行,阵阵南风吹来,天气显得十分干热,皮肤好像烤了火似的感到热烘烘的,必须脱掉外衣才行哩!这种奇怪的事,世界上许多山脉两侧都有发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紧接着前面一节爬山气流讲吧,当水汽饱和的气流到山顶后,一过山顶,气流就开...全部
如果从意大利北部的大城市米兰,乘火车到北方风景如画的瑞士日内瓦去旅游。你会发现:在意大利和瑞士之间,隔着一道东西走向的欧洲最高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火车是在辛普朗隧道里通过的,这样,火车不用上山下山,曲里拐弯,省了许多路程。
当你离开米兰的时候是雨天,火车越驶近阿尔卑斯山脉,雨势越来越大,可是,一出隧道口,你就会发现瑞士的土地正沐浴着阳光哩。火车沿罗讷河谷折向西行,阵阵南风吹来,天气显得十分干热,皮肤好像烤了火似的感到热烘烘的,必须脱掉外衣才行哩!这种奇怪的事,世界上许多山脉两侧都有发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紧接着前面一节爬山气流讲吧,当水汽饱和的气流到山顶后,一过山顶,气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下坡的过程中,气压逐渐升高,气流体积不断压缩,气温逐渐升高,雨渐渐停了。一旦气流包含水汽的能力超过实有水汽含量,气流从饱和变成不饱和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浓厚的乌云很快变薄了,云缝里露出了一块块蓝天,最后,云消日出,变得碧空如洗了。
水汽不饱和的空气在下山时,空气温度的上叶速度几乎要比饱和空气快一倍。因此,背风坡上的下坡气流的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的气温要高出许多。气温越高,空气包含水汽的能力增得更高,所以下山气流的相对湿度迅速剧烈变小,气流下到一定高度以下,就会变得又干又热。
当这种干热风发展到特别强烈的时候,就沿途猛吸水汽,所到之处庄稼茎叶迅速蒸发脱水,变黄枯萎,就像火烤了似的,因此得了个“焚风”的名称。在阿尔卑斯山脉北坡,我们遇到的正是这种焚风。19世纪中,曾经有人想当然地以为阿尔卑斯山北坡的这种焚风是从南面撒哈拉大沙漠吹过来的。
但许多人不相信,因为撒哈拉大沙漠离瑞士差不多有2000千米,中间又隔了一个广阔的地中海。可是,当气象工作者指出它原来就是在迎风南坡上普降暴雨的潮湿南风气流的时候,却着实使人们吃了一惊。事实确是这样。
焚风的害处很多。就拿阿尔卑斯山脉北坡的焚风来说吧,干热风危害庄稼,降低产量,这是一;焚风易于起火,使森林和村镇的火灾蔓延,比如19世纪几场著名大火灾都发生在焚风时期,所以焚风期间当地曾有严格禁火的规定,这是二;焚风在高山区大量融雪,造成了罗讷河上游等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还引起山区雪崩,这是三;在有利地形下,强劲的焚风可以造成局部地区风灾,刮走山区农舍屋顶,倒伏庄稼,拔起树木,伤害森林,这是四;焚风还使湖泊水面上船只容易发生事故;……焚风为害实在不浅。
但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你相信吗?焚风也有不少好处哩!美国西部有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叫落基山,当地盛行西风,因此背风东坡上常有焚风出现。和瑞士焚风同样著名的“钦诺克”焚风能够加速当地山区积雪的蒸发和融化,所以这里的焚风又有“吃雪者”的外号。
这样,不用等很久,牛羊又可在户外放牧了。一般说来,这里吹24小时焚风的化雪量,约相当于正常情况下2个星期的化雪量。焚风的另一重大功绩是,丰富了当地的热量资源。例如,罗讷河谷上游的瑞士加尔州和格立森州的玉米和葡萄就是靠了焚风的热量才成熟的。
而焚风影响不到的邻近地区,这些庄稼就不能成熟。苏联中亚地区有个地方的老百姓干脆管当地促进玉米成熟的焚风叫“玉米风”。奥地利音斯布鲁克附近的提罗尔,还有瑞士焚风盛行的许多地区,植物都具有亚热带的色彩。
温带气候中能够生长亚热带的植物,这就是焚风增温的功绩!阿尔卑斯山的焚风虽然很著名,但对气候和农业的影响还远不及北美洲西部落基山东坡的“钦诺克”焚风。“钦诺克”是比阿尔卑斯山焚风更高明的“魔术师”,它经常在一夜之间可使气温从-20度上升到10度,曾有过在7小时中升温44。
4度的纪录。由于极地严寒空气和“钦诺克”温暖焚风交替影响程度的不同,使得落基山东坡,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省的冬季,成为世界上气温变化最剧烈的地方。例如,卡尔加里市,焚风次数很少的1906年1月平均气温低到-211,比我国哈尔滨市正常年份还冷些;而焚风特别频繁的1907年1月的平均气温却又高达 3度,和我国上海、武汉一样温暖。
由于焚风的影响,落基山东坡比同纬度东部平原温暖得多。例如,东坡上海拔约1100米的卡尔加里,竟比东部平原上海拔还不到300米的温尼伯的平均气温1月份反要暖9度,2月份更暖到10。9度之多。因而,焚风作用使落基山东坡的农业北界大大北移。
据记载,小麦分布的北界在加拿大东部平原上大致是北纬49°,而在东坡上的阿尔伯达省的阿萨巴斯卡湖地区竟达到60°,北推了 1200千米之遥!焚风效应,遍布世界山区。就是比较显著的焚风,也是各大洲都有。
就拿亚洲越南东海岸的中部地区来讲吧,这里夏季盛行从西南方向来的风。南北走向的长山山脉西坡(老挝境内)是迎风坡,东坡(越南境内)是背风坡。西坡上老挝的塞诺地方,雨季里每月有23〜25天雨,月雨量250〜300毫米,可是长山山脉东坡的越南广治,雨季中月雨量只有80〜90毫米,每月只下6〜8天的雨,焚风效应竟使得越南中部沿海地区雨季变成了干季。
因为这里的焚风是从老挝吹过来的,所以越南人管它叫“老挝风”。在我国,焚风现象虽然不及上面所说的典型,但也随处可见。例如海拔1000多米接近南北走向的大兴安岭,冬季西北季风的焚风效应使它东坡上的布特哈旗的1月份平均气温(-18。
5度)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上的克山高出4。0度之多;内蒙古扎鲁特旗1月份平均气温-13。3度,也比东部平原长岭要高出3。1丈之多。太行山麓、燕山脚下的北京成为我国同纬度上冬季最暖和的地方,也有焚风的贡献。
地形性夜雨前面,我们讲过了“山上下雨山下晴,这坡好天那坡淋”,下面再给大家讲一个“山下夜雨山上晴,高山顶上月更明”的故事。一天24个小时里,什么时候最容易下雨?雨量资料统计的结果表明:在平原地区,午后几个小时最多雨。
因为这时候地面热,对流强。地方性热雷雨多发生在这个时候,就是由于其他天气系统降落的雨,往往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加强。所以,如果把早上8点到晚上8点(气象台站就在这两个时候量雨)下的雨称为日雨,而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下的雨称为夜雨,那么,平原上的日雨是多于夜雨的。
可是,在西部地区的许多高大河谷里,虽然山脉上部仍以日雨为主,而在河谷底部,情况却正好倒了个头。例如,青藏高原上,位于拉萨河谷中的拉萨,年楚河谷中的日喀则,夜雨量均占年雨量的80%以上。一进入雨季,夜雨就十分显著。
常常是:每当入夜以后,天空的云就慢慢多起来,云层变厚,云底降低,继而乌云密布,雷鸣电闪,雨声沥沥。黎明之前,夜雨常常最大,但天一亮,就渐渐停了,云也很快消散,继而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然而,一到傍晚,又复如此。
这种典型的地形性夜雨,除了西藏以外,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许多河谷里,夜雨率都可达到80%左右,甚至更多。原来,太阳还没有落山,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就少于地面向宇宙太空散失的热量,山坡开始降温。
于是,和山坡接触的空气也跟着变冷,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就沿坡流向谷底。渐渐地,下沉的冷空气越积越多,把河谷中原来比较轻的暖空气抬升上去,当抬升到空气达到水汽饱和时,山谷中云层就开始出现了。云层的顶部和地面一样,也要向宇宙太空辐射散失热量而降温,这样就促进了水汽凝结过程;而云顶部分空气冷却下沉,又促进了河谷中空气的上下对流。
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托不住越来越大的雨滴的时候,夜雨就开始啦!可是,如果你坐上直升飞机,冲破云层,直上九霄,就会发现那高山顶部、平原远处,却依然沐浴着银色的月光哩!所以这种河谷、盆地夜雨,和前面说的晴日山上白天下雨一样地形性的局部地区云雨,甚至在高气压控制的好天气里,也会照样发生。
地形性夜雨的另一个典型例子,要算是南美洲哥伦比亚的马格达雷那河谷。这里河谷两坡一定高度以上云雨大都发生在白天午后,而河谷底部云雨经常出现在夜间。所以,好像云雨每天从山上到山下,又从山下到山上,在匆匆地奔忙着。
有时,河谷夜雨会停一夜,但隔日下的夜雨一般都比较强烈。日晴夜雨的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是有利的。日晴,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可以大量制造养分;夜雨,雨水的蒸发损耗比日雨少,可以多渗透到土壤中去,有利于作物根系慢慢吸收。
因此,在日晴夜雨条件下,作物有光、有热,又有水,非常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此外,我国的四川盆地也有典型的夜雨。作者曾经统计过分布在盆地中东南西北的成都、重庆、达县、乐山、泸州5站。20时到08时的夜雨量也占到日总雨量的72%左右,而且午后12〜17时6个小时的雨量仅占日总雨量的10。
5%,可见夜雨典型程度和拉萨相差不多。四川盆地夜雨和拉萨夜雨主要不同点是拉萨日晴夜雨而四川盆地是日阴夜雨。例如,中午前后6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实际日照时数和晴天可照时间的比值),拉萨高达70%,而四川盆地只有30%。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