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花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哪些?

花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全部回答

2017-03-08

0 0
    花卉的细菌性病害种类不如真菌的多,它们为害花卉后形成 的典型特征主要的有叶斑、穿孔、腐烂、枯萎及畸形。其病原菌在病部的表现特征也不如真菌那样明显, 肉 眼惟一能看到的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生出的黏稠状透明黏液 (亦称菌脓),黏液干燥后形成块状物。
   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 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等细菌性叶斑病。  细菌性叶斑病和真菌性 叶斑病有时难以区分,尤其在发病前期,菌体还未聚集到患病组 织的表面,用常规的方法诊断难以进行,但我们可根据细菌病的 一些特殊症状进行确诊,如细菌性叶斑病是有半透明状坏死斑, 周围有黄色或紫色的晕圈,部分伴随着穿孔、疮癤等现象。
   细菌性腐烂在花丼中发生较多,往往发生在球茎、根茎上, 引起腐烂,如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 细菌性腐烂病等。  这类病害发生后,往往有一种恶臭味, 且伴有 患病组织黏稠的现象。
   枯萎是花丼根系被破坏或维管束被破坏,而导致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因此表现缺水枯萎的特征。细菌为害花卉可 使维管束坏死,不能运输水分,如菊花细菌性枯萎病、香石竹细 菌性枯萎病等。将发病的根系拔起涪用刀切开根总会发现维管束 变褐色坏死。
    但有的真菌也可引起这种特征的病害,如香石竹镰 刀菌枯萎病。区别它们的办法是:将病根洗净后,用刀切断,放 置在一个盛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过一会儿,:细菌引起的枯萎病的 病根切口地方就会冒出一些黏稠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细菌性病害一般为害较 弱的植株,并且从花卉伤口进入花卉体内,因此避免伤口、及时护 理伤口和采用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都能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    对带病的种子、苗木、花丼应加强检查,防止栽培带病植株。
  对于 已发病的花卉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尤其是在发病前期,应 及时清除,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二是喷施药剂。
  用 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 72%农用链霉素4 000 倍液,或 34%绿 乳 铜 500倍液,或 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或 10%脂酮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 千克,或 5 % 防细菌粉尘剂1 千克,喷洒。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