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西调》为什么会称为《熏风曲》?

《西调》为什么会称为《熏风曲》?

全部回答

2017-04-28

0 0
    《西调》是汉乐丝弦乐用5—2弦演奏的六十八板大參调,宫调式。它的曲调结构严谨完整,旋律典雅优美,深受汉乐人士和群众喜爱。《西调》有缓板和中板,中板的使用比缓板还要广。当和奏“四硬”时,《玉连环》《绊马索》《落地金钱》之后,还有第四首以紧速接奏的是《西调》中板;当和奏“四软”时,《出水莲》《昭君怨》《崖山哀》之后,第四首也用软线西调中板,“四硬”“四软”都离不了它。
    还有人在单独奏其他68板宫调曲后,也接奏《西调》中板。所以,中板用途广泛得多。20世纪20年代,汉乐大师何育斋在广州创办潮梅音乐社,当时戏剧大师欧阳予倩也在广州主办戏剧研究所。
  由于潮梅音乐社名师荟萃,所奏汉乐十分动听,欧阳予倩经常前往聆听,以乐会友,何育斋遂与欧阳予倩成为知音好友。    欧阳予倩听《西调》后,认为此曲有“风调雨顺,万民同乐”的意境,建议改称《薰风曲》,何育斋愉快地接受了这种高见。
  于是《西调》便又叫《薰风曲》了。《西调》硬线中板的和奏,还可以加些击乐并将前面十六板减字,增强后面乐句的强度,形成更加热烈的气氛,乐人称之为“西调敲打”。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地理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