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辽宁出台教育条例规范教师言行了吗?

辽宁出台教育条例规范教师言行了吗?

全部回答

2017-07-29

47 0
    辽宁出台教师言行规范笨蛋木头脑袋禁用 今后,教师或者学校不仅在行为上,即使在语言上,有歧视学生的情况,也将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近日,辽宁省人大法制委关于《辽宁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第26条规定的“学校、教师不得有的行为”当中,新增了“歧视学生的行为和语言”一项内容。
    诸如“大笨蛋”、“拉拉嘴”、“木头脑袋”之类的语言将在禁用行列。 对师德要求越来越严格 据了解,我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其实都明文规定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而新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3条也有明确的文字规定: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考试大收集 11月24日,我省关于“学校、教师不得有歧视学生的行为和语言”的规定,将此上升至法律高度。
  事实上,我市教育部门早就做出了“对体罚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将给予行政处分甚至解聘的处罚”的规定。 在受调查的20名学生中,有4位表示老师曾因他们考试成绩不好或者调皮而用“倒霉蛋”、“彪”、“拉拉嘴”等语言讥讽,两位同学称被老师骂过。
    而老师们则认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教,有时好言好语根本没有用,情急之下说出过激的语言也是难免的。还有家长认为,希望老师严格管教,只要不体罚就可以了,说两句没什么,“重要的是把握尺度,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考试大收集 根源可能是心理压力 有关专家表示,心理压力过大可能是造成教师体罚、出语讽刺,甚至言语歧视学生的根源。  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2007年全国教师心理健康普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我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某对校园心理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他指出,走出心理咨询所的客人中,10%为大中小学教师、校长。教师压力过大,必然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体罚、嘲讽等有时是为了排解压力,但客观上却将压力转移给了学生。
     教师压力同样需要缓解 许多教师对越来越严格的规定感到有压力。甘区一所学校的校长则指出,严格要求师德的前提是有效缓解教师的压力。 据悉,今年教师节期间,我市有10多所中小学校的300余位教师来到丛林野战俱乐部,参加拓展培训。
  
  俱乐部教练说,教师群体有几个特点,一是体力普遍较差,二是个人意识强,团队意识差;三是在活动中表现出心理压力过大的特点。  有一位50多岁的教师在团队激励环节中大哭,说出了很多郁结在心中的话,让同事颇为吃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职业培训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会计资格考试
远程教育
自考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