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农历十二月为何又被称为

腊月”?

全部回答

2019-03-31

0 0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腊日,是古人祭祀百神的日子。始于周代,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到了汉代,将腊日定为冬至后第三个戊日(干支纪日法地支为戌的日子)。因为冬至日在农历上是不固定的,故腊日也是不固定的。

2019-03-10

0 0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正是言之其冷。“腊月”二字由来久远,主要是与岁时之祭祀有关。在我国人们把岁终祭祀祖先,祭拜众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的祭奠仪式称为“腊”。
  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到公元前221年,秦 ,始皇统一全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
  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到了汉代,将腊日定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干支纪日法地支为戌的日子)。因为冬至日在农历上是不固定的,故腊日也是不固定的。  后来又将 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
  《荆楚岁时记》 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因腊日定 在十二月,故十二月也称腊月。腊肉是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腌肉,因为称腊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