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 浙江卷怎么?

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 浙江卷怎么写

全部回答

2014-09-02

47 0
    在选材方面,体现材料的“陌生化”。搁置了轻车熟路的“经典”图式,另辟蹊径,尝试追求“陌生化”风格。如中国当代小说《走眼》、唐代李贻孙的书序《欧阳行周文集序》、南宋徐照的诗歌《三峡吟》等,此类关注和熟悉程度都不是很高的作品,更有利于提高测试信度。
     在设题方面,注重语言的应用性。  着重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突出工具性,如将现代“网购”与传统“写信”两种生活内容巧妙融合,以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文能力。二是关注现实性,如“语用题”的各种语料和现代文阅读文本等,均直接“采撷”于当今生活,“考查”即“应用”。
     在目标方面,落实赏析的多样性。一是艺术性,如古诗鉴赏,再次采用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一首唐诗,重情韵,一首宋诗,有理趣。  考查重点定位于“两首诗歌抒情手法的差异”,需要较高的艺术素养方能顺利解答。
  二是思想性,如我省独树一帜的《论语》考题,以对“直”与“不直”的理解、评析,于细微处洞见人生修养,倘无足够的认知深度和思想高度难免捉襟见肘,浅尝辄止。三是探究性,如要求对小说题目“走眼”作深度解读等。
       当然,语文试卷最引人瞩目的首推作文题。倘用一句话评价今年我省的作文,应该是“审题难度不高,而写作难度不低”,即易写难工。尽管今年仍未选用内涵丰富的感性材料,但两段文字主旨明确,前一段宏观而不空灵,总体阐述“门与路”的辩证关系,属于审题之“着眼点”;后一段着实而不呆板,“大学的门”和“大学的路”既彼此通联,又状况各异,堪称写作之“着墨点”。
    并以“综合上述材料”的提示语,明确了审题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即重在“(辩证)关系”的发掘,并非现象的描述。想象合情合理、“关系”剖析得当是文章出彩之关键。如果说去年的“童真(心)早泯”侧重于关注和思考社会现实,那么今年的“门”“路”则倾向于探讨人生哲理,揭橥事物辩证之理。
    或许,“大学之门”“大学之路”以及“学习、探索、创造”“脚印”深浅等“着墨点”的设置会影响部分考生的拓展和创新,但毕竟能给多数考生以正确“指引”,这些行为、想象和思考等,可以转化、凝聚和诠释为写作内容。
  

2014-08-29

14 0
把题意理解透彻在写就可以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