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盘坝”一词在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古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盘坝”一词在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古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全部回答

2016-08-27

50 0
    盘坝又称盘驳、盘剥。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用辘轳、 绞车等机械将船只牵引通过堰埭。古代如遇因运河 水量不足或水深不够而无法通航的河段,则往往在 该河段上修筑堰、埭等拦河坝(车船坝),以控制水 量,提高航道水深。
  但因拦河堰埭截断航道,船只无 法通过,需要用人力、畜力转动辘轳或绞车,将先行 卸载的船只从坝的一侧沿着坝的坡面牵引至坝顶, 过坝后再沿坝的另一侧坡面滑下重新进人航道,然 后再将卸下的货物重行装入。
    整个过程称为盘坝。 其设备与操作过程相当于现代的斜坡式升船机。宋 熙宁五年(1072年)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 记》记载乘船自江南运河至京口堰盘坝情景:“九月 十日辰时,至京口堰驻船。
  十一日,天晴,中时以牛 十四头,左右各七越堰,依堰司命令上陆,见越船。” 熙宁六年又记载:“五月十日天晴朗,一点,曳船;午 时过四十五里至吕城堰,即曳船来;三点过三十里至 奔牛堰,左右辘轳,合十六头水牛曳船,酉时至常州 北水门留宿。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