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从小养成什么习惯,对今后发展
孩子感到家长不能理解和支持,内心会感到莫大的痛苦,自信心、学习兴趣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甚至有厌世的感觉。我相信这些孩子的家长一样地痛苦,会想到:我为子女做了这么多,到头来他们还要怨我,真是没意思。
这里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际关系和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尊重是相互理解的前提,要达到相互理解的效果,还必需要有有效的沟通。孩子通过体验家长和自己沟通的方式,学会和别人沟通,如果家长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孩子就很难发展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如果孩子有很好的机缘和领悟力,将来也可以弥补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只是会走很多弯路。
既然家长...全部
孩子感到家长不能理解和支持,内心会感到莫大的痛苦,自信心、学习兴趣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甚至有厌世的感觉。我相信这些孩子的家长一样地痛苦,会想到:我为子女做了这么多,到头来他们还要怨我,真是没意思。
这里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际关系和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尊重是相互理解的前提,要达到相互理解的效果,还必需要有有效的沟通。孩子通过体验家长和自己沟通的方式,学会和别人沟通,如果家长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孩子就很难发展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如果孩子有很好的机缘和领悟力,将来也可以弥补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只是会走很多弯路。
既然家长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很深、很广,我只能从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加以说明,以供参考。
和谐的气氛是良好沟通和前提。和谐的气氛使双方都感到安全,而不必过分地保护自己。这种气氛使人感到对方愿意听我说,关心我的感受,因而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虽然对方不一定同意我的看法。
坚持寻找有效的沟通方法。争吵、责骂或不理睬也是一种沟通方式,但都不是有效的沟通方法。争吵、责骂是用声调、身体语言和文字表达出对对方的不满或不接受。不理睬是表达出“我不愿意和你沟通”的信息。
然而,父母和孩子总要在一起生活,而双方是最能相互关心的人,如果大家因为不能相互理解而产生隔膜,家里就缺少和谐和快乐,不利于大家的身心健康。有效的沟通至少应表达出“我想了解你”,“我不拒绝你”的信息,在这个前提下,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以前沟通的方式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等于没有更好的方法可行,坚持寻找新的方法并努力尝试,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特点的方法
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沟通不成功的人,都会强调自己说得怎样对,只是对方听不进去而已。
其实,沟通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有没有效果的区别,所以,强调说得对与不对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说的话要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沟通的效果是达到相互理解和支持,并使内心感到愉悦。说的话有没有效果,从对方的反应就可以知道,改变说话的语气、文字和方式,才能改变对方听的效果,如果沟通了而没有效果,说太多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有的行为必有其正面的动机。
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与动机分开,我们可以不接受一个人的行为,但可以接受行为背后的动机。
接受一个人行事的动机,便能接受这个人,因而,可以引导他改变行为,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再引导孩子去寻找更有效的做法,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同时,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也是家长 的责任。
父母态度vs孩子性格
1、支配——服从,无主动性,消极,依赖,温和。
2、照管过度——幼稚,依赖,被动,胆怯。
3、保护——不善于交际,亲切,情绪安定。
4、溺爱——任性,反抗,幼稚。
5、迁就——无责任心,不服从,爱攻击,粗暴。
6、忽视——冷酷,爱攻击,情绪不安,创造力强。
7、拒绝——粗暴,冷淡,企图引人注意。
8、粗暴——执拗,冷酷,爱逃跑,独立。
9、专制——依赖,反抗,情绪不安,以自我为中心,大胆。
10、民主——独立,爽直,协作,亲切,善于社交。
要向家长们传达了三个理念:孩子的困惑是一个共性的问题所以家长们并不孤独;家长要重视他;家长要有所作为。
第二块内容是:沟通决定成败。从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的现状;沟通的基本情况;以及20个沟通的技巧。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交往时时处处都有,难道与"贴心小夹袄"的沟通还会有问题?
被自己的孩子徐力杀死的母亲,当初就是这样想的,她自以为很了解孩子。
在母亲的眼里,徐力是一个乖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母亲到死都不知道孩子心中隐藏着极大痛苦,因为母子之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心灵沟通。
为什么相当多的家庭缺少沟通而不自觉呢?因为在中国的国度里传统的不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影响太深了。
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许多家长自己就是在传统观念影响下长大的,没有意识到家长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至少有三点:
首先,家长与孩子如果不能沟通,实际上会完全丧失教育权力。
例如在校园暴力中受侮的学生反而自杀的事件,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孩子受到欺负不敢向家长述说,非要选择自杀这条路呢?其实就是因为亲子间平日缺少沟通,孩子们误认为如果告诉家长,家长不会相信,自己反而会挨打。
可见,亲子间如果不能沟通,孩子远离家长,实际上等于家长完全丧失教育权力。
其次,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肯定会降低教育效果。
现在不少家庭所谓的家庭教育也只能在表面进行。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无的放矢",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了解,只是家长一厢情愿地向孩子唠叨;二是"误解孩子",家长主观地判定孩子的问题,然后进行教育;三是"空洞说教",家长对孩子的接受水平不了解,想用成人熟悉的有分量的概念去打动、启发孩子。
再有,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积极的沟通,会影响两代人的共同进步。
当今的时代是晚辈文化时代,也就是说现在长辈所掌握的文化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时成长的一代,能批判性地继承长辈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所掌握的文化才代表了时代的特征。
这样,两代人的互相学习,积极的健康的沟通,才能带来两代人的共同进步。这里重要的是家长要习惯于主动向孩子学习。
有一位家长在咨询电话中对我说:"我的孩子都快初中毕业了还看'闲书',怎么办?"
我问:"什么书?"
回答:"《读者》、《世界博览》……"
我说:"这些杂志很好呀!说明您的孩子有自学能力了,您不必担心……"
她答:"是啊,孩子也说我不爱学习,跟不上时代,还给我开了个书单让我学习。
"
我关切地问:"您读了吗?"
她不好意思地回答:"没怎么看,孩子还经常检查我,督促我……"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啊!可惜家长没有积极地和孩子沟通,没有完全懂得如何向孩子学习。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实际是两个生命的碰撞。
应该说,碰撞所产生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
根据许多成功的经验,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主要表现在倾听、发现、童心未泯、老谋深算、哪壶先开提哪壶、说话算话等几个方面。
许多聪明的家长就是注意了倾听(即使自己不感兴趣的话也要耐着性子听),诱出来孩子一串串心里话,使沟通变得很容易。有一位家长向我咨询"孩子太不爱说话怎么办",奇怪的是他的孩子和我谈起汽车来却是口若悬河。
后来我终于发现原因就是母亲说话太多,不注意倾听。在半小时内,只听见母亲一个人在讲,孩子刚要讲,又被母亲抢了话茬,孩子只好在一边苦笑。
所谓倾听,就是不但要努力地听进去,而且要思考,注重发现孩子谈话中的闪光点。
发现孩子第一次正确运用成语,要给予赞赏;第一次引用了一首古诗,要表示受到感动;发现孩子能够慷慨陈词,有理有据地争辩,就应该有意地惊呼:"我家出了一个雄辩家!"。这样,孩子不但愿意经常和家长沟通,而且还会自动提高沟通的质量。
两代人沟通的艺术,在于家长既是"童心未泯",又会"老谋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没有共同语言;而只有"童心未泯",没有"老谋深算",则无法引导孩子。
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常常失败的原因,就是"恨铁不成钢","哪壶不开提哪壶"。
其实沟通成功的艺术就在于"哪壶先开提哪壶"。
有个平时动作总是慢腾腾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父亲说:"爸爸,今天体育课上我跑了第一名!"父亲有点纳闷,但还是说:"小冠军,快把比赛的实况给爸爸描述一下吧!"原来是上体育课的时候,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比赛,这个孩子在小组跑了最后一名。
然后每组最后一名同学再比赛一次,这个孩子就是这次"安慰赛"的冠军。孩子明明是小组比赛的最后一名,只是可怜的败将中的冠军,还值得高兴吗?但是通过谈话父亲发现的是孩子可贵的自尊心,于是决定和孩子一起庆祝"过五关斩六将",闭口不谈"败走麦城"。
试问,哪个孩子不愿意和这样一个能理解自己的父亲沟通呢?
有些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过于急躁,总幻想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这不可能,因为两代人年龄差异很大,又成长在不同时代,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
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少扎实的行动,那就只好在亲子关系上长期吃着"夹生饭"。
和所有的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关键是一个"信"字。"说话算数"道理很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如果不肯学习"曾子杀猪教子",那就只能在家中成为整天高喊"狼来了"而无人理睬的可怜虫,哪里还谈得到两代人的沟通?
有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自己三天两头和孩子谈话,怎么孩子对自己总是敬而远之,永远像个陌生人?可见,真正有效的沟通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必须是心与心的沟通。
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关键要优化亲子关系。家长要主动地把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制的、紧张的亲子关系,变成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这种优化过程我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
1。转变观念 一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的人。
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有自尊心,而惟有自尊心才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不要逼着孩子去考100分,而要让孩子有高尚的人格,度过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幸福快乐的一生。
2。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应能力 善于了解和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由于年龄小,常常会出现与成人不同的看法。例如在一个一年级班,有一次老师说:咱们班要建少先队了,谁愿意当"队员",谁愿意当"非队员"?有一个孩子竟然举手愿意当"非队员",因此也就没有发展他入队。
事后家长没有简单地责备孩子,而是耐心地向孩子询问。孩子说:"我觉得'飞'比走快,所以我举手要当'飞队员'"。能做到理解孩子,就是一个能注意孩子年龄特点善于沟通的好家长。其次,还要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改变沟通的方法。
当孩子幼小的时候,家长更多地要带领他、教导他,而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就要更多地与他商量,再大一些,家长则应该学会向孩子请教,主动地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最后,还要理解孩子是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不少家长最爱说自己小的时候如何如何……这些家长忘记了,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孩子只能成长在有电视和网络的当代,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
家长只有认真地理解时代,才能理解当代的孩子。
3。建立运行机制 有的家长自己高兴了,就整天和孩子泡在一起;工作忙了,就很长时间不理孩子,这种冷热病,最不利于和孩子建立巩固的联系。 有一个家庭,长年一直坚持定期开家庭民主会,效果就非常好。
每到星期六,家长先和孩子一起把一周的功课都复习一遍,洗干净全家的衣服,打扫好屋子。然后静静地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
4。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主要是时间和空间。家长工作再忙也要安排时间和孩子沟通,时间可以少,关键是要有质量。
和孩子沟通也要讲究空间,有些交往需要全家在一起,欢快热闹;而有些谈话则需要有一个温馨恬静的角落。一次艰苦的远足,常常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而一段在山村的度假,又往往可以相互有新的发现。这样的沟通是非常有效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因此,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家长和孩子能更好沟通: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榜样的原则。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二)教育一致性的原则。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三)回避原则和信息净化原则。家长在议论领导或同事长短及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时,应避开孩子。对不正确的言论、现象应给予客观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上、邻里间一些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要帮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对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学不做。
(四)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形成许多坏习惯。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要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
因此,家长要坚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则。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从家庭中得到极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二)创设整齐、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
住房不论大小,都应布置得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适。房间里光线要充足,色彩宜柔和协调。写字台应放在窗前光线充足明亮的地方,有利于学习。床应放在光线较弱的地方,有利于休息。如果父母与孩子同居一室,在布置房间时,应给孩子留下一个小天地。
衣物、书籍等放在适合孩子取用的地方,并且让孩子自己布置,培养孩子爱美的心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