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胶正胶适合什么样的打法啊
楼主,作为一名乒乓爱好者,我也想说几点我自己的感受,算是对楼上几位回答者的一点点补充。
正胶,严格意义上讲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颗粒朝外贴的胶皮,这种胶皮因其出现的较现在流行的颗粒朝内贴于海面之上的反胶早,人们在区分胶皮时默认这种出现的较早的颗粒朝外的黏贴方式为了正常的胶皮黏贴方式,并称之为“正胶”。
正胶的出现主要是当时乒乓球发展的结果。当时的乒乓球进攻型打法主要讲究速度——以快制胜。在“海绵胶皮”没有问世之前,这种进攻型打法给了正胶广阔的展示舞台,正胶当时是直接粘贴于球拍之上,没有海绵层,用惯了海绵胶皮的球友可能都有体会,不粘贴海绵的话球的出手...全部
楼主,作为一名乒乓爱好者,我也想说几点我自己的感受,算是对楼上几位回答者的一点点补充。
正胶,严格意义上讲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颗粒朝外贴的胶皮,这种胶皮因其出现的较现在流行的颗粒朝内贴于海面之上的反胶早,人们在区分胶皮时默认这种出现的较早的颗粒朝外的黏贴方式为了正常的胶皮黏贴方式,并称之为“正胶”。
正胶的出现主要是当时乒乓球发展的结果。当时的乒乓球进攻型打法主要讲究速度——以快制胜。在“海绵胶皮”没有问世之前,这种进攻型打法给了正胶广阔的展示舞台,正胶当时是直接粘贴于球拍之上,没有海绵层,用惯了海绵胶皮的球友可能都有体会,不粘贴海绵的话球的出手速度将会很快,进攻上更具有突然性;另外也不会很吃对方的旋转,这两点对于当时进攻型选手已经很有诱惑力了——另外由于最早的乒乓球主要是以削球打法为主,削球大家都知道一般用长胶或半长胶的胶皮比较多(其实广义上讲,长胶、半长胶以及生胶都属于正胶),以制造强烈旋转或削出旋转难以判断的球让进攻选手失误,通俗点说就是依靠旋转得分。
而正胶不怕这种旋转,与此同时,而削球运动员最害怕的就是突然进攻,正胶进攻的另一特点却正是进攻突然,故此当时这种打法在我们以直拍进攻为主要打法的亚洲十分流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球员有,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李富荣,体育总局元老徐寅生等。
前世界冠军庄则栋。 ]
但随着乒乓球器材的发展,尤其是反贴胶皮,尤其是反贴海绵胶皮(由日本发明)的出现,乒乓球的旋转及第二跳速度就更加强烈了,这给了正贴胶皮拍很大的防守、进攻压力。由于这一阶段的球主要以上旋为主,正贴胶皮拍进攻上就显示出了其制造旋转不够的缺陷,不能抵消对方强烈的上旋!且球接触球台以后的第二速度由于上旋有一个前冲速度,这样防守上的节奏需要调整。
这几点对正贴胶皮拍球员的击球手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这时出现了“正贴海绵胶皮拍”,但无法改变乒乓球运动以“速度、旋转”为主线的发展轨迹。虽然这时候涌现出了像江嘉良、刘国梁这样的打正贴海绵胶皮的高手,可是这种手感极佳的“天才球员”少之又少。
加之器材制造技术的提高,以及“灌胶”的大面积盛行,正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作为驰骋乒坛半个多世纪的一种打法,也将无奈的退出历史的舞台。或许将来我们只能在以前比赛的录像中欣赏这种打法了。
正胶适合打法:
自身速度优于旋转,有较好的步伐,手感好,动作幅度小的正手进攻反手推挡的打法。
[ 补充 ]:
这种打法虽然在专业运动领域已无多大的生存空间,但在业余爱好者中确实很有一定杀伤力的,因为毕竟业余爱好者很难有如同专业人员的极其稳定的拉球以及强烈的旋转。
不过这种打法成型很难——其一、因其对自身的手感要求巨高,故此资质平庸的爱好者很难有大的突破;其二、很难找到一起合练的球友,这种打法打得球比较难接,且现在很多爱好者追求的是“完美的弧线”,思想上觉得与这种打法对练没有什么意思,故此,欲寻觅一个长期的球友比较困难;其三、要想在这种打法中有所突破,最好是有名师指点,这一点一般的爱好者很难做到。
这就是我的一点点补充,希望能给广大球友一点启示。
欢迎广大球友骚扰。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