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海啸是什么?怎样形成的?

全部回答

2004-12-29

0 0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  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海底没有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的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   地震经常在地球各处发生,达到破坏性程度的地震是比较少的。全球地震活动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到中亚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是环绕着太平洋周边地区。在东部北起阿留申群岛,经阿拉斯加、北美西海岸、直到南美的智利;西部由阿留申群岛向西,经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此后分成两支,一支南下经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到伊里安岛,另一支向西经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印尼,在伊里安岛与前一支会合后,继续南下,经所罗门群岛、斐济、汤加直至新西兰。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这里因地质构造强烈,地表高差悬殊,有深度为11022米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里,因而也是经常发生破坏性特大地震的区域。
     地中海--中亚地震带,在西部由亚速尔群岛向西与大西洋海岭相连,东部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中国西南部、缅甸,向南至印尼,并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会合,这里发生的地震数占全球总数的15%左右。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是与地震带一致。据1700多年的资料统计表明,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发生260次,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地震海啸约占80%,发生在地中海区的约占8%,而在日本列岛及其邻近海域发生的地震则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
       地震产生的水体波动与通常海面上的海浪是不一样的,海浪通常只在一定深度以上的水层引起波动,且这种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当然在大洋中海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l一2米,这种波动运行在深水大洋时,波长可达几十至几百公里不等,周期在2-200分钟范围内变动,最常见的是2-40分钟,传播速度可达每小时1千公里,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航速还大,所以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甚至于航行的船只也难于察觉出这种波动。
    然而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骤然增大,当进入狭窄浅水海域,从海面到海流速几乎一样的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海湾和岸边,这时可能出现10-20米以上的波高,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型湾顶处更为突出。
  如海啸波在海口和海湾内反复发生反射时,还会诱发海湾内海水的固有振动引发假潮,可使波高增幅更大,造成更大的危害。   :“地震海啸”发生在海洋中,海啸波涛长达数百千米,并可达到海底数百千米深处。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波浪可高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冲击了整个太平洋。  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
  海域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

2004-12-29

86 0
其实对于海啸现代可以是很容易预测的,只是这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他们根本就没有海啸预测,预警系统。

2004-12-29

104 0
    海啸是海洋中巨大的浪潮现象之一。因海底火山活动、地震或由海底斜坡上的物质产生滑坡现象等,使海底地形发生急剧升降运动,导致海水强烈的扰动所致。   海啸具有长周期波动的特点。其周期为数分钟至十分钟不等。
  
  海底地震历时很短,但其释放能量很大,当向大陆沿岸传播时,形成巨浪侵袭陆地。据记载,世界上最强大的地震海啸,波高达30-40米,波速每小时达数百千米,其势迅猛,破坏力很大。此外,强大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也是海啸的一种类型,称“风暴海啸”。

2004-12-29

96 0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12月26日印度洋的海啸能量相当3000颗原子弹的威力。   海啸多是由于海底地壳变迁,发生不均等位移,导致海水的巨浪而产生的。
  对沿海的城市具有极大的威胁,不过不要担心,中国内陆是不会受到海啸袭击的。因为我国沿海的岛屿众多,坡度较长,即使太平洋上发生海啸,到达我国陆地能量已衰减的差不多了,不会有太大的危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