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在那?
西华师范大学 ( 原四川师范学院 ) 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高等本科师范院校,坐落在嘉陵江畔的川东北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市。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舒适静谧,是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理想场所。 学校创建于 1946 年,其前身为东北大学, 1937 年抗战开始,东北大学内迁四川三台县, 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总部迁回东北,经当时政府批准 , 部分东北大学的南方和川籍教师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 1949 年迁至南充更名为川北大学。 1952 年院系调整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 1956 年四川师范学院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到成都发展为现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另一部分留在南充历经...全部
西华师范大学 ( 原四川师范学院 ) 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高等本科师范院校,坐落在嘉陵江畔的川东北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市。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舒适静谧,是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理想场所。
学校创建于 1946 年,其前身为东北大学, 1937 年抗战开始,东北大学内迁四川三台县, 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总部迁回东北,经当时政府批准 , 部分东北大学的南方和川籍教师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 1949 年迁至南充更名为川北大学。
1952 年院系调整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 1956 年四川师范学院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到成都发展为现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另一部分留在南充历经南充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等阶段,于 2003 年 4 月 16 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华师范大学现已成为一所立足天府之国,面向西部中华,辐射神州大地,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和理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和四川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 2038 亩,建筑面积 63。3 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 ( 含电子图书 )151 万册 ( 张 ) 。全校在职教职工 1527 人,专任教师 933 人,其中正副教授高级职称 487 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 465 人。
有国家和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 人,省级学术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12 人。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硕士生、外国留学生 22392 人。
学校现有 26 个教学院 ( 系、部 ) 、 23 个研究所、 2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46 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3 个省级重点学科、 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4 门省级重点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11 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及对外招收留学生、进修生的工作,是“文革”后全国首批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单位。
学校先后与北美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遵循“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方针,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和基础,以教师教育为品牌和优势,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先导,积极发展非师范教育。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求知重能,求新重实,求精重质的要求,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九五”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30 多项,省级科研项目 170 多项,横向科研项目 100 多项,获国家级奖 2 项,省级奖 83 项。
科学研究形成了以珍稀动物研究、中国隐翅虫科的分类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理论物理、丘陵地区特色经济、巴蜀文化、三国文化、女子教育与教改等为主要特色的科研方向。
近六十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近 10 万名各类专业人才。
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工作敬业求实而著称,深受用人单位的赞誉和欢迎。除四川省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等 20 多个省 ( 直辖市、自治区 ) 的不少用人单位纷纷来我校遴选毕业生,毕业生一次性校内签约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0% 以上。
2003 年,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也达到 95。6% 。《光明日报》以“各方争抢四川师范学院毕业生”和“蜀地有才可用远——四川师范学院毕业生缘何持续走俏”,《中国教育报》以“声闻九州,教迄四海——四川师范学院跨越式发展纪实”为题分别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了报道。
学校被社会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育才造士,国之根本”。
西华师范大学将继续弘扬“ 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千方百计促进学校的改革、稳定、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与理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