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地理

为什么说偏头美最明代内长城三关之一?

为什么说偏头美最明代内长城三关之一?

全部回答

2016-06-18

46 0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城中部偏西的关河北岸,五代迄宋称偏关 砦,元时改关。现存建筑多筑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西 关、南关之女城、水门各二则筑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关 城北依高山,西临黄河,因其地东仰西伏,似人首偏隆,故名偏 头关,是明代内长城上外三关中最西的一关。  关城开三门,惟缺 北门,各门门额石匾分别书“晋北锁钥”、“文明启瑞”、“永镇 边陲”之句。
  城门二重,城堞相连。东、西、南城楼均为砖木 结构。城中钟鼓楼与隆岗寺、白云殿等古寺庙、四合小院相间相 接,显得古老苍朴。现存城垣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 西、南三道城门均建瓮城。  城高10米处砌砖石。
  南门至西门一 带,大部砖石犹存,气势雄伟。城外偏关河绕南西下。秦长城、 明关城曲折交会于此。 古偏关旧属宁武府,辖边墙四道。头道边在关北60公里处, 东接平鲁区崖关墩西,西抵黄河,长150公里。
  二道边在关北 30公里处,北贯草垛山,西抵黄河岸老牛湾,南连河曲县石梯 隘口,东迤达老营好汉山。    长城至此分为内外,外长城即山西与 内蒙古之自然分界,内长城为今大同、朔州、忻州之分界。
  
  三道 边在关东北15公里处,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45公里。 四道边在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现存边墙 最佳处为黄河岸边桦林堡地段,长约30公里,全部砌砖,高耸 河岸,甚为壮观,其余大部夯土犹存,烽火台高耸,随山据险, 好似黄龙逶迤于群山峡岭之中。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地理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器乐/声乐
舞蹈
地理
地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