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保健养生

什么牌子的卵磷脂效果最好?

全部回答

2006-03-09

0 0
    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大比拼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余细勇 《家庭医药》2003年12月号   目前市上销售的卵磷脂产品,大多是大豆卵磷脂,其生物特性和蛋黄卵磷脂基本相似,但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
  每颗黄豆大约含1。3%~2。1%的卵磷脂,900千克黄豆只能提取2。  3千克的颗粒卵磷脂。如果每天需要摄取7。5克大豆磷脂,就得吃14~15千克黄豆。而蛋黄卵磷脂的含量较高,一只鲜蛋的蛋黄中约含10%卵磷脂。
  二者的比较如下:由大豆萃取出来的磷脂含有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酸(PA)等;而蛋黄萃取出来的磷脂只包含PC和PE。  在比较蛋黄卵磷脂与大豆卵磷脂中可发现,蛋黄卵磷脂的PC含量较高,但其必需脂肪酸却比较低。
  由于PC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来源,蛋黄卵磷脂防治老年性痴呆较好;而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所必需,故大豆卵磷脂的生理活性较广。 因此,不宜武断地下结论,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哪个更好。
    应根据身体的需要来选择,如果以益智健脑为主,选择蛋黄卵磷脂可能较好;如果需要更多地发挥血管清道夫的作用,则选择大豆卵磷脂较好。 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 原 料蛋黄粉大豆等 工 艺较复杂,成本高较简单,成本低 含 量磷脂酰胆碱含量较高磷脂酰胆碱含量较低 吸 收胚胎磷脂易于吸收非胚胎磷脂,吸收较差 成 分磷脂酰胆碱为主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功 效增强记忆,提高智力调节血脂、软化血管 卵磷脂解惑篇 《家庭医药》2003年12月号 问:如何选择卵磷脂产品? 王怀良教授:首先,卵磷脂产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单位产品中卵磷脂的含量,进口卵磷脂还应注明进口食品批准号。
     最好的卵磷脂产品是自鸡蛋中提取的,但价格较高;目前市售的许多卵磷脂胶囊大部分来源于大豆或大豆的下脚料,品质参差不齐,价格相对便宜。高品质的大豆磷脂胶囊类保健品应该是棕色、澄清、透明、无任何沉淀或杂质,胶囊光滑,如果胶囊之间有轻微粘连,略微摇晃即可分开。
    如果打开包装后发现瓶内有液体渗出,或胶囊颗粒粘连在一起,不能完整地分开或有拉丝现象,这种卵磷脂产品就属于劣质产品。 问:卵磷脂能够防治糖尿病吗? 朱振宇教授:糖尿病的发生和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有关。
  卵磷脂不足会使胰腺机能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不能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这是导致糖尿病的基本原因之一。  如每天食用20克以上的卵磷脂,则对糖尿病症状的改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特别对糖尿病足坏疽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患者更为有效。
  很多糖尿病病人补充卵磷脂后,甚至可以免注胰岛素。 问:卵磷脂颗粒和胶囊该选用哪一种? 王怀良教授:一般市面上的卵磷脂,有颗粒及软胶囊两种包装。  颗粒卵磷脂是喷雾干燥而得,软胶囊卵磷脂则是添加了适当的脂肪酸。
  对于血脂异常、脂肪肝或肥胖者来说,可以选择纯度较高的卵磷脂胶囊服用,因为这些产品去除了卵磷脂中的油脂和糖类等成分。对于儿童、未过胖的孕妇或老年人等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来说,可以与牛奶、豆浆和果汁同时服用来补充营养。
     问:卵磷脂能治疗老年人便秘吗 余细勇教授:老年人,尤其是卧床的患者,肠道功能都会变得比较衰弱,因此常常会有便秘情况出现,有的甚至严重到需要使用肛门栓剂、甘油球或泻药才能排便。
  然而肛门用药使用极不方便,口服泻药又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具有润滑肠道、软化粪便功效的卵磷脂是一个较合适的选择。  磷脂的活化细胞功能可促进结肠的蠕动,并将水分送出肠壁,促进毛细血管的畅通,从而消除便秘及由其引起的焦虑和疱疹等症状。
   问:哪些人需要补充卵磷脂?  李三鸣教授:补充卵磷脂没有年龄限制,从小孩到老年人均可服用。有脑部疾患、从事大量脑力劳动的人员及青少年学生更应适当地补充一定量的卵磷脂。  对胎儿、婴儿来说,它是神经发育的必需品,因此孕妇也可以根据需要补充卵磷脂。
  另外,吸烟的人应该补充卵磷脂。因为,吸烟者的肺部卵磷脂的含量只相当于不吸烟者的七分之一。卵磷脂具有很好的亲水性,能使肺泡保持湿润,从而提高机体氧气的摄入量,吸烟的人一般肺泡干燥,摄氧不足,所以应当多补充卵磷脂。
     。

2006-03-12

761 0
一般正常饮食下是不用补充卵磷脂的,请问你为何要用?

2006-03-11

758 0
安利的或者是美国夏威兰的都不错 还是安利的比较耐吃,划算,效果都挺好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保健养生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育儿
保健养生
保健养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