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谁知道印象派绘画原理

是绘画原理,不是单独的介绍

全部回答

2018-10-25

0 0
    原理----- 运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作画。从光学原理看,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在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
   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将色调分割成七种原色--即太阳光的七色,作画时即纯用原色小点排列,利用人们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调色的工作直接诉诸视觉作用。  例如:桃色是用白和红色调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红色摆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观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离看过去,仍有“桃色”的感觉。
  他们为了避免在调色盘上调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浊,因此尝试以原色小点直接点在画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色调鲜明而活泼。因为完全采用短笔触点描的技法,所以“点彩派”就成为新印象派的别名。
     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构图上运用数理的构造,从色彩的细密分割、面全体布局,以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物远近大小关连,均依固定比例分割、这亦即他们在绘画上大胆导入希腊有名的“黄金分割比例”。
  从形态关系上追求韵律的统一,纯然以造型手段表现出一种梦幻的诗的氛围。 历史评价-----属于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
    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新印象派把西方绘画史上的点彩法和分割法的因素加以发扬、光大,自成完备的体系,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新印象派的画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自有一番情趣和境界。
  但是,新印象主义作为一种造型体系有明显的缺陷,它离开客观自然,陷入主观化和概念化。  这一派别的早期作品由于发掘了自然美,把这种美感通过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表现出来能使人醉心。
  但一旦脱离自然,沉湎于僵化的法则,作品就成了近似没有感情的图解。 新印象派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的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19世纪末期它兴起的当时,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
    例如,“欧普美术”(OP Art)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