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语文《核舟记》小问

在课文《核舟记》中,有一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其中“冠”字在此应读作第一声还是第四声?原因何在?望各路大虾指点指点,感激不尽!

全部回答

2010-03-17

72 0
    读音看词性而定,名词,第一声;动词,第四声。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这句话的意思是: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两腮长着浓密的胡须的人是苏轼(苏东坡),佛印(一个和尚)在右边,黄庭坚(鲁直)在左边。
  注意,文章是书面成文的形式而非口语,应当注重结构的严谨。  在口语中,我们形容人的时候通常会省略描述人的形容词前的动词以达到简略的目的。口语中我们或许会说,哦中间那个高帽子,大胡子就是苏东坡,但是,其实讲的意思是苏东坡就是中间那个戴着高帽子,长着大胡子的人,这才是完整的表达。
  所以,文章中的这个“冠”在这里是戴帽子的意思,应当看成动词,而冠作为动词时是读第四声的。   而我个人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近当代的一些所谓文人胡诌出来的,其实古人并不是很讲究的,所以翻译古文时越简单越随意反而越好,不要被条条框框所束缚。
  我认为核舟记在写的时候无非就是想说中间那个帽子蛮高,胡子蛮多的人他就是苏东坡这么个意思而已,作者当时并没有什么名词活用作动词啊,或者其他什么的想法,而这些无非是现在为了实现配合讲什么句型结构啊,更合理地翻译古文啦的目的的后人臆断的罢了。
      当时来看其实这里的“冠”就是帽子的意思,读第一声,否则他干嘛前面还加个形容词峨(高高的)来形容这个名词帽子呢?所以我认为尽管翻译的时候我们把这里翻译成戴着高帽子,但读的时候不妨读成第一声。
   如果你实在想知道读什么,那你不妨问问授课的老师,让他给定定,至少班上好统一个音啊,呵呵。

2010-03-14

44 0
高帽,一声。

2010-03-05

60 0
首先应当看一下“冠”在此处的含义。“峨冠”本为“高帽子”的意思,在此处“峨冠”,用作了动词,属于词类活用的现象,意思为“戴着高高的帽子”。因此,此处所用为“帽子”之意,应当读作第一声。

2010-02-27

41 0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冠”在此处应读四声——(guàn)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