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哲学

古文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答案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应该如何正确理解?敬请各位指点迷津。多谢!

全部回答

2009-12-18

0 0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 参考资料: 。

2009-12-24

443 0

这纯粹是胡搞这是!儒学的究极真理如何能用肤浅的辩证唯物观点来解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哲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哲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哲学
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