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学习后买礼物,对吗

孩子(女孩,5岁)每周末在少年宫上兴趣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之间形成了每次上完课都会买礼物奖励的习惯。开始时是到少年宫门口小商店里让她自己挑,三五块钱的东西,只要不是很过分,我一般都会买给她,但这个时期礼物不是每周都买,我也会根据她学习的认真程度,有时买,有时不买。
但她总是买一些笔呀、橡皮呀一类的小东西,弄得家里的笔呀、橡皮呀多得能坚持到她上完小学。如果我跟她说:这样的东西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不能再买了,她就会说:那我买个其它的吧。这时她又会来买贴画、小玩具(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玩具),但这样的东西家里也是有很多。
。。不管怎样、不管买什么,每次她都会买点东西。我觉得这样不对,于是我改变了我的战略方针:现在,每次上完课,如果表现好,我就给一块钱。如果她想买的东西不足一块钱,她可以买,如果她想买的东西超出了一块钱,那么她就要攒,也就是把几个一块钱攒起来,等金额够在再买。这样做已经有几周了(这几周她都是买一些一块钱的东西),但我又发现了问题。
开始的时候,孩子会问阿姨什么东西一块钱,哪怕是不需要的,她也会买一个,好像没有买东西就没完成任务似的。上周,孩子看上了一根自动铅笔,一块五,我先告诉她铅笔家里有很多,不能再买了,这是我们不需要的,她不情愿的说:好吧。在转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可以买的东西之后,她对我说:妈妈,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有高跟鞋的自动铅笔,我家里的笔没有这个样子的。
。。我想了想后告诉她:可以等有了下一个一块钱之后来买这个自动铅笔,因为一块钱是不够买的。孩子想了想说:好,但是这次我买什么呢?我说:如果你想把两个一块钱用来买自动铅笔,那么你还能剩下5毛钱,这次你可以先买个5毛钱的东西。。。最后,孩子买了一包口哨糖,5毛钱。。。
这就是发生在我和孩子之间的经济问题。我知道我们的这种状态不对,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也不知道该怎样纠正,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并给些建议。 我家不是富裕的家庭,老公没收入,我的收入也是仅够日常开销,所以我需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对待金钱的态度、正确的支配金钱的方法,同时,我又不想让女儿为了金钱出现性格上的偏颇。
不是常有话说:穷养儿,富养女吗?但我好像总也掌握不好这个尺度,请有经验的朋友们多多指教,我真的很为此担心呀!!!。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他们经常会许诺孩子[如果期末考试分数排名班级前十名。爸爸奖励你一部新款手机。妈妈带你去欧洲旅游--"相信这个暑期会有不少家长忙着兑现对孩子的[许诺"。
  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自己做出的[许诺"无法兑现。  近日。编辑部接到了数位家长打来...全部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他们经常会许诺孩子[如果期末考试分数排名班级前十名。爸爸奖励你一部新款手机。妈妈带你去欧洲旅游--"相信这个暑期会有不少家长忙着兑现对孩子的[许诺"。
  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自己做出的[许诺"无法兑现。  近日。编辑部接到了数位家长打来的电话。讲述他们[许诺"之后的困扰。究竟应不应该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如何奖励等问题正在成为家长询问的又一焦点话题。
   家长对孩子要言而有信 小茹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非常希望家里有台电脑。于是和爸爸约定。只要期末考能得95分以上。  家里就给她买台电脑。小茹告诉笔者:[这次期末考我得了100分。
  爸爸真的带我去了电脑城。我们买回了一台5000多元的电脑。爸爸讲话言而有信。我也答应爸爸。平时只在周末的时候玩一两个小时的电脑。" 采访中。家长王先生告诉笔者:[儿子小鹤上五年级。一直希望有一部手机。
    我总觉得孩子还小。学校离家又不远。所以一直没满足他的要求。这学期。孩子又提起希望拥有一部手机。于是。我对他说:`只要你期末考试成绩排名班级前十名。就奖励你一部手机。`期末成绩单发下来了。
  小鹤的成绩进入了班级前五名。为了`兑现`我许下的诺言。一放暑假。我就带儿子去买了一部手机。  " 家长对孩子要慎许诺言 家长王女士是某私企的高级工程师。她说:[女儿小媛学习成绩虽然排在班级前列。
  但常常因为一些粗心的错误影响成绩。为了激励女儿改掉毛病。我提出如果能克服粗心的毛病。在期末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个暑假就带你去欧洲旅游。考试复习阶段。女儿粗心大意的毛病有了明显的改善。  并且在期末考中取得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
  但是。因为我腾不出假期。致使陪女儿欧洲游的承诺落空。女儿从我说出承诺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期盼着这个诺言能够成为现实。我不知道。女儿的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我有时担心。这个没有兑现的诺言会不会颠覆女儿对我的信任和尊敬。
  " 在这里。  我们不得不提示一些家长。一诺千金是爱和关怀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某些父母对孩子的承诺[缩水"。或者有些家长因为一些意外无法对自己的承诺兑现时。一定要对孩子解释原因。
  讲清道理。直接向孩子道歉。 履行诺言才能树立威信 家长章爸爸是本市一所医院的外科医生。  他告诉笔者:[这学期。儿子的学习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我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给他买了一部他想要的山地车。每当家里有客人来。孩子都会很自豪地告诉客人。这是自己的`奖品`。我认为物质奖励应有度。家长平时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尽办法做到。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高兴。常常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
    说完后又立刻忘记。这样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要知道父母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家长履行诺言。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维护作为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同时又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老师:莫将奖励变成交易 本市某重点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告诉笔者:[许诺是奖励的一种方法。  能对孩子起鼓劲。促进和教育的作用。但许诺的分寸如果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家长对孩子一定要慎许诺言。孩子如果考出理想的分数。家长给予一定奖励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奖励已经变味。就像是交易。时下。很多家长把它当成刺激孩子学习的唯一手段。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
    自己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学习的。" 专家:放弃奖励给予激励 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家长在选择激励方式的时候。
  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例如:当孩子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绝不会有家长对孩子说:[孩子。  如果你现在能走上十步不摔倒。我给你十元钱。"这个时候。每位家长都会无条件地为孩子高呼[加油"。
  拍手叫好。这时每位家长都是优秀的激励大师。然而孩子长大了。家长却忘记了为孩子喊[加油"。为孩子拍手叫好了。 相关专家提醒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  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
  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精神激励孩子的方法有语言和行为两种。低层次上的激励是语言。高层次的激励则是行为上的表达。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学习目的。
  
  向着更高的思想境界看齐。  使孩子的学习经常有一股动力。有一种向上的鞭策力。如果非要给孩子买点什么物质的东西。最好是一两本新书或其他学习用具之类。不要让孩子单纯地将物质因素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收起

2009-12-04 13:09:23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父母要不要给孩子物质奖励?

要,只要你答应孩子的你就必须旅行你的诺言,给孩子的信用很...

对孩子该不该用物质奖励我的儿子...

我自己的经验,挺有用的。儿子四岁了,正在教他学20位加减...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