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舞蹈

舞蹈的抒情与表现特征

我需要一份舞蹈的抒情与表现特征 字数在200至300的

全部回答

2008-12-22

0 0
     舞蹈,顾名思义,就是手舞足蹈《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凭借人体动作去抒发情感的表演艺术。
  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叙事性舞蹈、抒情性舞蹈。   叙事性舞蹈,又称情节舞,其主要艺术特征是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内容。
  与舞剧相比,叙事性舞蹈所叙之事一般比较单纯、简短,人物关系也比较简明,因而舞蹈本身的构成也比较简短。由于舞蹈是以动作语言来叙事,所以大多数叙事性舞蹈都依据一定的文学蓝本,这样可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舞蹈所叙之事。
    在叙事性舞蹈中,要求舞蹈动作具有鲜明的性格物征,要求舞蹈不游离叙事的需要;必要时可辅以哑剧性动态和伴唱来使舞蹈情节明朗化。叙事性舞蹈的艺术构思,都要求具有简练的、集中的核心时间,鲜明的人舞个性,典型的情节,生动的细节,以及在时间的推进中进行起伏跌宕、有始有终的表达。
    所以,叙事性舞蹈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并由此而说明一种思想倾向,表彰一种高尚情操,宣扬一种人际关系,或鞭挞某种丑恶现象,使观赏者从中得到某些教益,或有所领悟,有所启发。叙事性舞蹈并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过程,而是以艺术的概括集中,从极简练的事件中提取感情的火花,予以扩大、夸张、强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叙事性舞蹈,是在叙事中注重抒情,在抒情中简洁地叙事。或者说,以情叙事,以事抒情。 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其主要艺术特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物——舞蹈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直接表现和抒发舞蹈形象思想感情的舞蹈。  通过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描绘,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以此来表达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对生活的见解。如舞蹈《春江花月夜》,在春、江、花、月、夜的特定环境中,直接表现和抒发了一位古代少女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创作者对封建社会中深锁闺中的女性的深切同情。
    一般说来,舞蹈应像抒情诗那样,造成某种情感凝聚下的艺术意境,它不是摹拟(再现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比拟(表现性格的内在实质);不是讲述连贯、曲折的故事,而是通过人体的运动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
  在我国舞蹈发展史上,十分注重采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诸如“缘物寄情”或“借景抒情”来抒发各种复杂的感情,并予以浓墨重彩地渲染。  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的获奖作品,傣族双人舞《追鱼》,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金鱼拟化为人,借鱼之形,抒人之情,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傣族老人和金鱼嬉戏的场景,既富有浓厚的生活趣味,又具有活泼天真的性格特征,把人与鱼交织在一起,似在水中,又处岸边,也在陆地,显示了它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给我们以极大的美的愉悦。
     舞蹈艺术是以抒情性为其本质特征的表现性艺术,叙事性的舞蹈也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高尔基说:“艺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舞蹈是由形成一定体系的经过美化的人体动作姿态,通过有节奏、有组织的变换,以其所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揭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它所展现的生活形象,要求具有直观的、具体的、生动的并能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们从直观的印象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启迪和教益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舞蹈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舞蹈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