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中国科学家如何在强雷暴中人工触发闪电?有何意义?

全部回答

2008-07-19

0 0
     科研人员于今年6月29日在山东滨州地区进行人工触发闪电实验和多站高精度GPS时钟同步的雷暴及闪电多参量综合观测时,首次在国内获得了空中触发闪电的电流资料,较接近地模拟了自然闪电下行先导过程,获得了精确的闪电的电流和光、电、磁的同步观测数据以及雷暴中云地闪高分辨率三维时空演变过程的图像,为雷电机理研究、雷暴监测预警及雷电防护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广庶研究员介绍,此次实验科研人员对6月29日雷暴过程成功地进行了负极性的人工触发闪电,实验中共发射人工引雷火箭五发,达到100%的成功率,其中有三次经典引雷方式,两次空中引雷方式。
     这次实验中引进国际先进雷电流测量系统以及新型彩色高速摄像系统,采用了寒旱所技术人员自行研制的多站大气平均电场仪、宽带闪电快慢电场变化仪等,获得了精确的闪电的电流和光、电、磁的同步观测数据以及雷暴中云地闪高分辨率三维时空演变过程的图像。
    这为持续深入研究华北平原夏季频繁发生的强雷暴活动规律及闪电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

2008-07-19

21 0
哈,很详细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