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鱼小崽子养不活怎么办?都起飞了但
燕鱼
燕鱼,又名神仙鱼、天使鱼。 鱼体呈菱形,极侧扁,尾鳍后缘平直,背鳍、臀鳍鳍条向后延长,上下对称,似张开的帆。腹鳍特长,呈丝状。从侧面看像空中飞翔的燕子,故又称其为燕鱼。
原产:南美洲秘鲁境内的Pucallpa,沿着Rio Ucayali往北,经亚马逊水域一路到巴西东部的亚马逊三角洲为止,在这范围将近5000公里的范围内,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此外,在Rio Negro及其他支流亦发现它们的踪迹或存在其他地域品种。 一般成鱼体长12-18公分。
适合水温:24-27℃。水质要求:总硬度(gH):3-6dGH, 酸碱度(pH):6。5-7。0
燕鱼体态高雅、游姿优...全部
燕鱼
燕鱼,又名神仙鱼、天使鱼。 鱼体呈菱形,极侧扁,尾鳍后缘平直,背鳍、臀鳍鳍条向后延长,上下对称,似张开的帆。腹鳍特长,呈丝状。从侧面看像空中飞翔的燕子,故又称其为燕鱼。
原产:南美洲秘鲁境内的Pucallpa,沿着Rio Ucayali往北,经亚马逊水域一路到巴西东部的亚马逊三角洲为止,在这范围将近5000公里的范围内,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此外,在Rio Negro及其他支流亦发现它们的踪迹或存在其他地域品种。
一般成鱼体长12-18公分。
适合水温:24-27℃。水质要求:总硬度(gH):3-6dGH, 酸碱度(pH):6。5-7。0
燕鱼体态高雅、游姿优美,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种热带鱼无可比拟的,似乎还没有发现一个饲养热带鱼多年的爱好者没有饲养过燕鱼的事例,燕鱼几乎就是热带鱼的代名词,只要一提起热带鱼,人们往往第一联想就是这种在水草丛中悠然穿梭,美丽得清尘脱俗的鱼类。
燕鱼鱼体侧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飞翔的燕子,故在我国北方地区又被称为“燕鱼”。
燕鱼性格十分温和,对水质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质的环境中可以和绝大多数鱼类混合饲养,唯一注意的是鲤科的虎皮鱼,这些调皮而活泼的小鱼经常喜欢啃咬燕鱼的臀鳍和尾鳍,虽然不是致命的攻击,但是为了保持神仙鱼美丽的外形,还是尽量避免将神仙鱼和它们一起混合饲养。
经过多年的人工改良和杂交繁殖,燕鱼有了许多新的种类,根据尾鳍的长短,分为:短尾、中长尾、长尾三大品系;而根据鱼体的斑纹、色彩变化又分成好多种类,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有:白燕鱼、黑燕鱼、灰燕鱼、云石燕鱼、半黑燕鱼、鸳鸯燕鱼、三色燕鱼、金头燕鱼、玻璃燕鱼、钻石燕鱼、熊猫燕鱼、红眼燕鱼等等,而最近在国外比较风行的埃及燕鱼在国内还不多见。
燕鱼的雌雄鉴别在幼鱼期比较困难,但是在经过8-10个月进入性成熟期的成鱼,雌雄特性却十分明显,特征是:雄鱼的额头较雌鱼发达,显得饱满而高昂,腹部则不似雌鱼那么膨胀,而且雄鱼的输精管细而尖,雌鱼的产卵管则是粗而圆。
由于燕鱼是属于喜欢自然配对的热带鱼类,配对成功的燕鱼往往会脱离群体而成双入对的一起游动、一起摄食,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独立生活。这一特性是选购燕鱼成鱼爱好者需要注意的,应该多花些时间观察鱼群,以确定完整的配对,可不要拆散它们哦:)而喜欢从幼鱼阶段开始饲养的爱好者则最好同时选购6-10尾,在其生长过程中即使发生意外,死亡几尾或者有几尾生长发育不良,那么,还有剩下的鱼体可以自行配对。
由于国内一些繁殖渔场在燕鱼繁殖的时期所采用的水是经过逆渗透法用阴阳离子处理过的软水(即水质环境中矿物质含量较低而总硬度较低的水)。虽然,经过这种处理过的水质虽然对燕鱼繁殖孵化极有帮助,但是在这种水质环境中生长的幼鱼,经过长途运输又来到水族经销商高密度饲养而水质截然不同的贩卖缸中,期间的折腾使原本纤弱的幼鱼更加容易得病、死亡。
所以,不得不提醒那些初学的水族爱好者:不要急着去选购新到的鱼,让适应水质、脱离发病期的烦琐交给“技术高超”的水族经销商去处理吧,过7-10天以后选购,那些鱼将会极其稳定地存活在您的水族箱中,而省却了您焦头烂额的处理麻烦。
燕鱼是卵生鱼类,繁殖却比较简单。仔细观察配对成功的双鱼,如果肛门附近开始突起,即输精管、产卵管开始下垂,这是产卵前的征兆,它们会在产卵前选择一片认为安全的区域,共同保卫领土,驱赶无意间闯入的其他鱼类。
这片领土可能是一片宽大的水草叶面,也可能是水族箱玻璃的一角……在确定了环境安全后,雌、雄鱼会将产卵区域啄食干净,而后雌鱼开始产卵,而雄鱼在雌鱼产卵的同时进行受精。一般情况整个产卵过程将持续数小时,产卵数量视成鱼的大小,一般为400-1000不等。
产卵结束后,雌、雄鱼会共同守护鱼卵,轮流用胸鳍扇动水流确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当某些鱼卵因为未受精或被水霉菌感染而发白、霉变时,它们会立即啄食,确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个维护过程是十分感人的。
经过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后的36小时,仔鱼开始孵化,却依然不会游动,依附于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黄素渡过漫长的4-5天开始游离产卵点,摄食体形微小的水蚤为食。此间,雌、雄鱼依然胆战心惊、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它们。
所以,为了给它们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产卵环境,最好是在神仙鱼出现产卵前的征兆的时候就放入另一做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单独饲养,同时用气泵辅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间不易过强的照明灯光,也不易使它们过度受惊,过度受惊将会导致它们吞食所有已经产出的鱼卵。
更不用投喂饵料,以免污染水质;尤其是活饵尤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种剑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鱼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
燕鱼的饲养
一、种鱼
选种鱼时,要选健康的、色彩对比强烈艳丽、体形好的小鱼,从小养大。
关于“残疾”问题,要一分为二去看,有些残疾是要在选鱼时就坚决避免的,如:身体歪斜,头、咀变形等;但一般的外伤,鳞、鳍破损等,是小毛病,不会影响到繁殖的质量。养种鱼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是要加大换水量,以少次多换为好;可以掌握在三天一次,每次30%;其目的在于刺激鱼的代谢功能。
二是要注意防病防虫,燕鱼一旦发病,是不好治的,主要是不赖药,要以预防为主。燕鱼最大的病害是体内虫和肠炎,新鱼稳定后,先要喂药饵驱虫,第一次在稳定7-10天时,以后两个月一次,每次连喂三天,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
预防肠炎也用药饵,每月一次,每次二天。小剂量用药是不会影响繁殖的。(药饵我用的是天津产的“珍宝”2号、3号
三是要坚持饵料的多样性,避免单一,防止种鱼营养不良。
四是要避免高温饲养,一般控制在25-26℃为好,高温对繁殖和种鱼的寿命都不利。
种鱼养好了,配对是很容易的,就让他们自然配对好了,不必太苛求。自然配对一般发生在6、7个月大时,但配对不等于就要繁殖,还要再等1、2个月才行。如果你想定向繁殖,也可以两公一母混养,强制配对,时间掌握在6、7个月大,发现有自然配对现象时,成功率在90%左右。
二、燕鱼的繁殖周期
关于燕鱼的成熟期的问题,鱼友也很关心。有些资料说是6个月,也有说是10个月的;我掌握的时间是8-10个月,因不同品种和个体而有所差异,但多数是8个月;而公母间的差异不大,基本上是同步的,只有极少的公鱼会晚一些,有母鱼产两次卵,而公鱼不能受精的,这种情况很少遇到(我只遇到一次),如果遇到了也不用急,等他几天就是了,没有什么损失,因为燕鱼是极高产的品种。
关于燕鱼的繁殖周期和产卵量的问题。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燕鱼的繁殖周期并不明显,他们一旦进入成熟期后,就会不停的产卵,并无季节性可言;在一年中会有二、三次间歇,每次30-40天不等,应该是种鱼的恢复期。
在产卵期,两次产卵之间的间隔也不固定,少的只有5天,多的有15天,但多数是8-10天,一个产卵周期能产15-20窝左右,每窝的产卵量大约是400-600粒。从开始产卵到第三、四窝时,产卵量达到最高峰,大约从第四个产卵周期开始产卵量逐渐减少,但这种减少并不十分明显。
我最近记录了我的一对墨燕的产卵情况,他们是今年8月份开始产卵的,我从10月13日产卵开始记录,他们于10月13日下午、22日下午、27日下午、11月3日下午分别产下四窝卵,时间间隔分别为:9天、5天、7天,每窝产卵量在600粒左右;每窝卵都是48小时孵化,第7天下板。
繁殖环境:繁殖缸50*35*40,上过滤,水温27℃,PH7。0,硬度10。0;用10*25厘米的绿色塑料产板,放置角度10度,离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卵在孵化桶中人工孵化;喂颗粒饲料和自制汉堡;繁殖缸三天换水30%,直接用的自来水。
幼鱼喂丰年虾幼虫,成活率在95%以上。
三、燕鱼的繁殖
繁殖的环境前面说了,不再重复,我不能肯定是不是最佳的环境,但肯定是有效的、成功的。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水,平时饲养用什么水,繁殖就用什么水,水温比平时高1℃就可以了,并按正常换水。
我平时养鱼用的是自来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来水;换水时不加温,让繁殖缸的温度产生波动,这样对种鱼有很好的刺激作用。但要特别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应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冲到鱼,可以加到上滤盒中缓冲一下。
卵床用产板最好,我用过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鱼还是更喜欢板,对板的材料并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长20-25厘米、宽8-10厘米的绿色塑料板,10-20度倾斜放置(模仿水草叶片的自然角度),下面离开缸底,产板的上边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鱼的卵一般产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围内。
据我的观察,燕鱼产卵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下午4-5点钟。
四、鱼卵的孵化
产卵结束后,如何孵化是个小问题,你可以不管他,让他自然孵化,这样非常省事省力,但是鱼卵容易被污染,孵化率不高,而且亲鱼很累,不利于亲鱼的恢复。
最好还是人工孵化,将产板移出来,放在专门的孵化桶中,孵化率很高,又便于管理,亲鱼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方法很简单,将晾过3天的水(晾水时加一点亚甲蓝除菌)加温到繁殖缸的温度(最好是用吊瓶法,这样没有温差),将产板放入即可。
放板时要记得鱼卵向上斜放,产板上下调头,会有助于顺利孵化。孵化桶掌握在10-15升水量,水深20-25厘米。
鱼卵经45-50小时孵化,孵化后要在产板上挂5天,到第7天才离板游动;其间会有一些死卵和从板上掉下来的小鱼,你不用管他,等小鱼离板后再一并清除。
孵化期间不要换水,控制好温度,每天增加4-5小时光照。
五、小鱼的喂养
小鱼离板游动5-8小时再喂开口饵料,要喂洄水或丰年虾幼虫。喂蛋黄水是不行的,小鱼不爱吃,又坏水;换水是不现实的,你会发现根本无法操作。
第一次要少喂一点,让每条鱼都能吃到就可以了,喂多了不消化,反而死鱼;第一次喂完要过8小时左右再喂第二次,让小鱼充分的有时间去消化、适应,排空腹内的“卵黄水(乳状黏液)”。这以后就好管理了,你只要每天喂三次,每次喂食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准。
小鱼的换水,要等到开喂的第三天才换第一次,换水量控制在10%-15%,先仔细的将小鱼排泄的卵黄水吸干净,再加入经过晾晒、同温的新水,加水要轻、缓、慢,决不能冲到小鱼。这以后每天或两天换一次。
从开喂的第7天左右,就可以喂小红虫了;到第15天左右,小鱼就长出背鳍来了,这时的小鱼就可以喂红虫了,你可以把他们转入饲养缸中,用过水的方法,连孵化桶一起慢慢的沉入饲养缸,再将孵化桶轻轻取出。
再等到第30天时,就可以喂你能给他们提供的一切饵料了,换水也可以按大鱼操作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