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如何消灭卫生间里的小飞虫

我家卫生间里安装了一个节水型冲便装置,即平时洗衣吸收的水收集在水箱里(上面是洗手盆),冲马桶时用。现在这个水箱里飞出许多小飞虫,打不完,用杀虫剂也不好使,多次刷洗水箱也仍然滋生,不知有什么好方法,用什么药能杀死它,请大家帮助,谢谢。

全部回答

2008-03-04

0 0
  可能是下水管道或地漏里冒上来的。 那种虫子叫蛾蠓,喜欢栖息在潮湿阴暗的地方,比较迟钝,易过敏者被它叮到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注意保持卫生间通风干燥,下水道地漏都用东西堵上,如果你家的水池下面的管道是直的,最好换成弯的。
  定期用开水或稀释过的八四冲地漏,杀灭虫卵。 这种虫子很顽固,要厉害一点的杀虫剂盯着它身上喷,才能杀死。 垃圾及时倒。 这几点注意到了,虫子就会慢慢没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干燥。

2008-03-04

    ◆蛾蚋的孳生环境 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幼虫在都市中,主要孳生在含有腐败有机质的浅水域,化粪池、污水池、侧所、浴室洗脸台、地板积水、厨房的水槽、潮湿的抹布…等都能培养出大量的蛾蚋。
  室外的淤积排水沟、化粪池和一些有机质较高的积水容器中,也能发现蛾蚋幼虫的踪迹。羽化後的蛾蚋成虫大多就近停在墙壁上。   ●蛾蚋的害虫: 机械性病媒:白斑蛾蚋、星斑蛾蚋经常出现在厨房、浴室墙壁上,且全身长满细毛,容易携带病菌,有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蛾蚋的活动不高,机械性传播疾病机率不大,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生态习性,有散播大肠?U菌疾病的可能性。 骚扰性害虫:栖息在白色油漆或磁砖墙壁上的蛾蚋,会影响视觉清爽及室内清洁。  蛾蚋的飞行能力不犟,经常停在墙壁上不动,只有在受干扰时才会飞离原地。
  飞行一小段距离,又停在附近的墙壁上。 蝇蛆病:蛾蚋的"害虫"性,最重要是会造成蝇蛆病(myiasis),一般都是星斑蛾蚋所造成的。蛾蚋幼虫在一般情形下,是一种自由生活(free living)的昆虫,不需要寄生在宿主体内,就能完成生活史。
    幼虫或卵意外进入宿主体内,也能利用宿主的组织来完成生活史。一般认为蛾蚋性蝇蛆病的产生,是伤口护理、消毒不良等意外因素所造成的兼性寄生。 ※ 蛾蚋的防治:防治蛾蚋最根本的方法为环境的整顿;蛾蚋主要是孳生在各种积水中,只要把容器积水倒掉、地板或水槽积水清除、室外水沟维持畅通,就可以把蛾蚋的数量制住。
    在化粪池中孳生的幼虫,可以投入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可防同时治蛾蚋白腹丛蚊。(成本高,目前俗搁大碗的文化,只能寄望消费者不要把除虫业者当除虫工)。 成虫的清除:蛾蚋的飞行能力很差,使用电蚊拍,就可以有效清除。
  化学药剂可以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虫菊酯喷雾剂。 更详细的文字,给想了解更多的人看: 毛蠓(中国),又称蝶蝇(日本)或蛾蚋(moth fly),为双翅目长角亚目的一员。
    全世界已记录的蛾蚋在一千种以上,但台湾目前只记录了二十二种(Tokunaga 1957,Hennig 1941)。分别是黑蛾蚋属(Brunettia)一种;毛缘蛾蚋属(Pericoma)两种;池畔蛾蚋属(Telmatoscopus)一种,以及蛾蚋属(Psychoda)十八种(Lien & Chen, 1974;黄及陈,1992;林及陈,1999)。
    这二十二种蛾蚋之中,只有两种会经常出现在室内:白斑蛾蚋(Telmatoscopus albipunctatus)(图一)和星斑蛾蚋(Psychoda alternata)。
  这两种蛾蚋也是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星斑蛾蚋几乎在所有曾做过蛾蚋研究的地区,都有记录(Duckhouse, 1973a, 1973b)。  白斑蛾蚋基本上是属於泛热带分布的种类,但在温带地区的人类居住处,也经常能发现到它的踪迹。
   (二)蛾蚋的孳生环境 都市中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幼虫,主要孳生在含有腐败有机质的浅水域。浴室的洗脸台、漱口杯、地板积水;厨房的水糟,潮湿抹布、菜瓜布都能培养出大量的蛾蚋。  室外的淤积排水沟、化粪池和一些有机质较高的积水容器中,也能发现蛾蚋幼虫的踪迹。
  羽化后的蛾蚋成虫大多就近栖息在厨房、浴室之墙壁上。蛾蚋的飞行能力不强,经常停在墙壁上动也不动(图二),只有在受到干扰时才会飞离原地。而且只飞行一小段距离,就又停在附近的墙壁上了。 (三)蛾蚋的生活史 以实验室饲养的白斑蛾蚋为例(温度27℃、相对湿度85%): 1。
     卵期为2日; 2。 幼虫(图三,图四)四个龄期,约14日开始化蛹; 3。 蛹(图五)约3-4日羽化。 4。 雌成虫抱卵的平均数是241±16。6粒,约在羽化后的3,4日会开始产卵。
   5。 成虫在羽化后的3,4天就开始死亡,14天内大部份的成虫会死亡;但也有活过一个月的记录 (Moriya et al。  , 1969; Redborg et al。
  , 1983)。 二、蛾蚋科昆虫的形态 (一)成虫的形态 1。 成虫的一般形态 成虫的体长在1。5-5mm,灰黑色;全身长满细毛。翅膀略呈卵型,翅端尖锐,翅膀的长宽比依种类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翅膀都比较圆。
     蛾蚋没有单眼,复眼很大(图六),并向前突出至触角上方。触角一般是16节,但也有退化到只剩下12节的。触角的每一节上面都长满各种感觉毛(图七),是蛾蚋体验各种化学味道的大本营。
   白斑蛾蚋是比较大型的种类,体长大约3-4。5mm;身体在胸腹交接处附近,有一条圆弧状的白色纹带。  栖息时翅膀平放;中央近基部有两个明显的黑点(图一)。 星斑蛾蚋体色比较淡,体型也比白斑蛾蚋小,体长大约只有2。
  5-3。5mm;栖息时翅膀呈屋脊状,没有任何明显的斑点。 2。 蛾蚋的口器 膜质化的刺吸式口器,没有蚊类的针状口器那麼尖锐,无法刺穿动物的皮肤,所以不是吸血性的昆虫。  虽然都是膜质化的刺吸式口器,不同类群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一般而言,比较大型的种类如白斑蛾蚋,口器除了尖状的膜质部份外,唇瓣(labellum)为球根状肥厚增大(图八),比较适合”吸吮式”的进食方式。
  中、小型的种类如星斑蛾蚋,口器都是尖状的膜质构造,唇瓣的顶端还有3-6根的齿(teeth)和2-6根的刚毛(setae)(图九)。  可以刺破或刺入一些腐败的”有机质”中,以便吸收养份。
   3。 雌虫的产卵管 蛾蚋的产卵管是由两片细长的尾毛所构成(图十),它的坚硬和尖锐程度,都不足以刺穿动物的”完整”皮肤。功用则是产卵时的引导,而无法在健康的动物进行寄生性的产卵行为。
   (二)幼虫和蛹的形态 细长、两端尖的幼虫,在每一个体节的侧面上,都长有一些硬刚毛。  身体的膜质部份为白色,白色的膜质上,有不同程度的灰黑色细点;背板、头及尾部则是黑褐色。
  蛾蚋的幼虫是用尾部的呼吸管,伸出水面呼吸;黑褐色的蛹,则是以头部的呼吸角来呼吸空气。 幼虫、蛹的大小也和成虫一样,依种类不同有很大的差异;老熟的白斑蛾蚋幼虫可以长到8-10mm(蛹:5-6mm),而星斑蛾蚋就只能长到7-8mm(蛹:3-4mm)。
     三、”害虫”蛾蚋 (一) 机械性病媒 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因为经常出现在厨房、浴室之墙壁上,而且全身长满细毛,容易携带病菌,有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不过蛾蚋的活动不高,经常一停在墙壁上,半天也不见它动一下,所以机械性传播疾病的机率并不高。虽然蛾蚋传播疾病的机率不高,但近年来,日本和美国相继发生了致病大肠杆菌的流行案例。  而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生态习性,也有散播该类型疾病的可能性,必须加以注意。
   (二) 骚扰性害虫 栖息在白色油漆或磁砖墙壁上的蛾蚋,会影响视觉清爽及室内清洁,因而成为重要的城市新骚扰性害虫。 (三) 蝇蛆病 蛾蚋最重要的”害虫”性,是会造成蝇蛆病(myiasis),而且大部份都是星斑蛾蚋所造成的(Kamimura and Arakawa, 1967; Ja and Khan, 1984;Petrova, 1975;周等,1985)。
    蛾蚋造成的蝇蛆病是一种兼性寄生,也就是说,蛾蚋幼虫在一般情形下,是一种自由生活(free living)的昆虫,不需要寄生在宿主体内,就能完成生活史。如果幼虫或卵意外进入宿主体内,也能利用宿主的组织来完成生活史。
   就如先前所述,蛾蚋的口器和产卵管,都不能穿透动物皮肤,直接把卵或其它病原注入宿主体内。  因此一般认为蛾蚋性蝇蛆病的产生,是伤口护理、消毒不良等意外因素所造成的兼性寄生。
   比较特殊的是 Kamimura and Arakawa 所记载:在一位老妇人的”新鲜”尿液中,发现了一只白斑蛾蚋的老熟幼虫。他们认为是一种泌尿道的蝇蛆病(Kamimura and Arakawa, 1986)。
     四、蛾蚋的防治 防治蛾蚋最根本的方法为环境的整顿;蛾蚋主要是孳生在各种”积水”之中,只要把容器积水倒掉、地板或水槽积水清除、室外的水沟维持畅通,就可以把蛾蚋的数量控制住。
  至於在化粪池中孳生的幼虫,可以由抽水马桶中投入昆虫生长调节剂,可同时达到防治蛾蚋和白腹丛蚊的目的。   至於成虫的清除,由於蛾蚋的飞行能力很差,使用电蚊拍、苍蝇拍甚至吸尘器,就可以有效的清除了(但清除时仍需注意卫生,以免二度污染)。
  化学药剂并不建议使用,而且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药效和抗药性实验数据。如果一定要使用化学药剂,可以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虫菊酯喷雾剂。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