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关于地理生活常识{高中}

全部回答

2008-01-16

0 0
    看看这个和生活密切不?(这是我前几天投稿的一组题) 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出 背景材料: 2007年,国内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国气象局于12月1日至12月28日举行了“2007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公众投票评选活动。
    此次活动吸引了20多万公众的关注。12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海燕宣布:经过上万公众投票评选,“2007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产生。
   附:2007年度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 2、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区; 3、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 4、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 5、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严重; 6、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 7、江南、华南高温伏旱严重,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8、强台风“罗莎”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 9、城市暴雨影响严重; 10、南方地区发生1951年来罕见的秋旱。
     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各种灾害的基本知识 1。吹翻列车的特强大风其瞬时风力达到了13级,假如风向是西北风,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2。台风过境前后其气温是变化的,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3。
  下列地区不属于台风源地的是 A。孟加拉湾北部及其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C。  赤道几内亚湾及其周围地区 D。加勒比海及美国东部沿海地区 4。
  关于干旱与旱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一个月未降水,也不会形成严重的旱灾。 B。埃塞俄比亚高原连续一个月未降水,会形成严重的旱灾 C。旱灾在我国集中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D。
    旱灾在我国集中发生在东部季风气候区。 5。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正确的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要大规模移民,不再布局大中型工业企业 C。
  在中上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和增加泄洪通道 6。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北半球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 B。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 C。
  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减少 D。大部分热带沙漠将会消失 7。关于气象灾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 B。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 C。
    台风是由发展强烈的冷锋造成的 D。江淮地区梅雨过后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而形成的 8。关于气象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影响我国的寒潮既不能预报又无有效的防御措施 B。
  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C。我国是世界上受干旱影响最大的国家 D。  我国是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减灾,防灾尤为重要 9。关于气象灾害的灾情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经济生产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B。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的灾情小 C。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灾情是不断变化的 D。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的能力差,所以灾情大 10。
    下列天气谚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旱灾的特点 B。“春雨贵如油”是华北地区的真实写照 C。“地上水贵如油,地下水白白流”描述的是云贵高原地区 D。
  “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描述的是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11。  下列属于个人或是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 学会游泳 ④不到暴雨集中的地方旅游 ⑤听汛期天气预报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 12。风灾发生时的自救措施错误的是 A。  在接到风灾预报后,尽量躲在地下室 B。如果在室内,应紧闭窗户,以防止狂风携带的物质进入室内 C。
  如果在野外的开阔地,可就近找低洼地伏于地面,并保护好头部 D。风灾发生时,尽量要躲在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 灾害的调查与研究: 某学生对城市洪水的发生颇感兴趣,并在课外进行了一些研究……,据此回答13—15题 13。
    该学生首先对城市暴雨与洪水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假设,下列假设最不合理的是 A。城市化过程中,因住宅区、工业区等建设的需要,填埋了很多池塘等湿地。 B。城市的路面大多采用不透水的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居民多用自来水,很少打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渗入地下的地表水减少 D。  道路建设过程中,某些路段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某些路面排水不畅。 14。该学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试验和说明洪水发生的原理。
  下列哪个试验设计能说明暴雨容易引发洪水的是 A。快速将一瓶矿泉水倒入干海绵垫上,水都被吸收了。 B。快速将一瓶矿泉水倒入水泥地面上,水在水泥地面上四处漫流 C。  慢慢将水倒入干海绵垫上,连续倒上多瓶,水开始四处漫流 D。
  分别将水倒到草坪和水泥地上进行比较,后者水四处漫流的可能性大些。 15。检点个人行为可以减少城市暴雨的出现,下列行为能缓解城市暴雨的是 A。种植人工草坪来代替“丑陋”的植树; B。夏季尽量不用或少用空调降温; C。
    提高生活质量小汽车走进个人家庭; D。扩建、兴建城市道路与广场 16。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类型多,频率高,气象灾害只是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中的一类,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7。
  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常常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出现“灾害链”的现象,你认为川渝地区的持续晴热、高温的天气能够直接诱发哪些灾害? 18。   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到台风,没有多少人会对它产生好感,但气象专家却说“台风对人类也有很大的益处的”,你知道气象专家所说的益处有哪些吗? 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灾害的检测与研究。
   19。遥感在灾害监测方面应用最广泛,这是因为遥感具有怎样的特点? 20。  除遥感以外,地理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到各种灾害的监测与研究中,请你设计一项应用GIS的研究自然灾害的课题,并简单说明研究的基本步骤。
   简析: 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台风、霜冻低温及沙尘暴等,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总损失的70%以上。  同时由气象灾害引发或衍生的其它灾害,如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都对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各种灾害进行细致的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人类社会牟福造利。 参考答案: 1。A 2。  C 3。C 4。D 5。D 6。B 7。
  D 8。D 9。C 10。A 11。B 12。B 13。C 14。B 15。B 16。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重力的作用,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又会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17。 森林火灾、土地龟裂、农作物病虫害、土地盐渍化等 18。 为陆地补充淡水、缓解旱情;促进地区间热量的平衡,为高温地区降温;使下层海水上泛,增加渔业的产量等 19。
   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 20。 台风的监测与分析、城市暴雨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的分析、洪水对淹没地区的预报与灾情分析 基本步骤:选择研究题目→确立研究计划与方法→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分析处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
    。

2008-01-12

94 0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0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图1—1所示: (2)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昼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见图1-2);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区时计算: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
  划分方法如图1—3所示。按自西东的方向,从自西12区到东12区,每过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个小时。东12区比西12区多24个小时,即1天。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日界线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3)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
  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0,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在纵向上,地壳的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硅铝层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 分 类 形成过程 典型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流纹岩 沉积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 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
  请说明图1-4中各个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成因 对地形的影响 实践意义 褶皱 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后,发生的弯曲变形。
  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 (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3、大气受热过程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5或图1-6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
  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如图1-7所示,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气流上升运动,近地面空气冷却引起气流下沉运动。空气上升使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空气下沉使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下凹陷。  高空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导致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下降,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
  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特别指出的是: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1-8所示。
     4、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1-9所示。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其移动规律如图1-10所示。 (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1-11和下表所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表 地区 季节 形成原因 风向 特征 东亚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太平洋低压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夏季 空气由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的印度低压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南亚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赤道低压 东北季风 温和干燥 夏季 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西南季风 炎热多雨 (3)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年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地中海气候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冬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夏雨型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5、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 (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冷、暖锋面与天气 冷锋 与 天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暖锋 与 天气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雨过天晴。  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准静止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其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流(气压)状况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低压中心) 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台风 反气旋 (高压中心) 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伏旱”天气 6、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1-13所示,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
  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如图1-14所示。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如图1-15所示。 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对象 影 响 举 例 气候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油轮发生泄漏。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 洋流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诱饵,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部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差异的含义:地理环境的整体及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向发生分化,以至形成多极自然区域现象。全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地球上不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归纳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1-17)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图1-18)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如图1-19) A、自然带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区,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热状况改变的影响。
   C、分布明显的地区: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
  。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图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图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
  如图1-20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特点。   时期 特点 地质时期 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 人类历史时期 有显著的变化 仪器观测时期 呈现波动上升状况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①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呈波动上升趋势,有人认为,地球气候已经进入最近1000年以来最为温暖的时期。   ②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不同地程度影响到全球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地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社会属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以土地资源为例 ①采猎文明阶段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这时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这一阶段,人类主要是通过适应 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 ②农业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  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一阶段,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③工业文明阶段 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  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4、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了解对该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以洪灾为例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认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②.洪灾的危害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③。
  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2008-01-12

67 0
可以买参考书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