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岳阳巴陵戏有哪些历史简介?

岳阳巴陵戏有哪些历史简介?

全部回答

2017-08-02

62 0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因艺人都出自巴陵和湘阴而得名。又因它的形成和主要活动地区是岳阳(旧岳州府),民间称为岳州班。1952年始定名为“巴陵戏”。它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
  用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为其舞台语言。曾经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汩罗、平江、临湘、华容,湖北的通城、监利,江西的修水、铜鼓等地。  清代中叶就曾到武汉、南昌、沙市、宜昌等城市演出。
  清末民初,巴陵戏班岳舞台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赣西的38个县市颇有盛名。 巴陵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岳阳古称巴陵。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岳阳便有了用“楚语演唱种种伤心事”的戏曲表演形式。
    另据巴陵戏历代艺人传说,明代末年,岳阳曾有洪胜班,该班生角大王洪玉良便是巴陵戏的始祖。 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昆腔也给巴陵戏的形成和发展以重大影响。至今巴陵戏还存有纯用昆腔演唱的传统剧目《天官赐福》、《打三星》等,而且有大量的昆曲曲牌用于舞台演出。
   清代乾隆年间,不少地方戏随着商业活动流布,开始了互相的影响。  这种剧种的交流,使得巴陵戏得以博采众长,迅速形成发展起来。巴陵戏的弹腔,分南、北路,便是受徽调和襄阳腔的影响而形成。
  随后,伴随着剧目、表演艺术的日益丰富, 巴陵戏逐渐形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 巴陵戏在清代末叶出现了兴盛的景况。不少清代的演义小说中,都有岳州戏(巴陵戏)演出盛况的描写。  当时著名的专业科班和班社有“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从业人员达800余人,活动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诸县城乡。
  业余的科班、班社,遍及城乡;茶楼酒肆,围鼓演唱不绝。活跃于湘北城乡的皮影戏、木偶戏也多用巴陵戏演唱。城乡的祠堂庙宇竞相修建戏台。当时的岳阳城乡有戏台近40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巴陵戏与省内的其他的戏曲剧种的相互借鉴和交融也比较多。
  巴陵戏艺人与湘剧艺人经常往来,经常同庙演唱,各演半日,并分居庙内东西科楼。两个剧种的艺人相互插班学艺。在相互的交往中,取长补短,使巴陵戏的艺术表演形式日渐成熟。 巴陵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20余个。
  大多取材自历史演义和话本, 部分剧目从元明杂剧、传奇演变而来。习惯上分为整本、半本、折子、小戏四类,以半本戏居多。这些剧目,如果按声腔来分,则有昆腔戏3个,南路戏88个,北路戏31个,南北混唱的戏76个,小调戏16个,安庆调戏4 个,七句半戏5个。
    近几十年中,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挖掘、展览演出, 抢救了一批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了优秀传统剧目《打严嵩》、《九子鞭》、《打差算粮》、《三审刺客》等30多个,其中一些剧目获得湖南省戏剧会演剧本一等奖和挖掘奖。
  1959年创作的大型历史剧《何腾蛟》,参加湖南省戏剧会演获奖并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   巴陵戏的音乐,分声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声腔又分昆腔、弹腔和杂腔小调。巴陵戏中的昆腔分为“套曲”、“正、青合套” 和“散牌子”三类。
  昆腔剧目仅剩三个,多数曲牌已逐渐成为唢呐吹奏曲牌。弹腔分为南、北路,又各有其反调,叫“反南路”与“反北路”。同时还有一种特殊唱腔形式:“西二簧”,即唱腔是南路,胡琴把位用北路指法,其过门能巧妙地将南北路融合一体, 也就是南唱北拉,因而风味特别。
    弹腔具有较完整的各种板式。杂腔小调则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多见于丑角和跷子戏中。 巴陵戏的伴奏音乐包括唢呐牌子、丝弦牌子和锣鼓经等。弹腔的伴奏,习惯称为“九根弦”,即胡琴、月琴和小三弦,还有唢呐、笛子、长杆子。
  月琴有“满天飞”的伴奏特技。 过场曲牌分唢呐和丝弦两种牌子,多无唱词,为配合剧情和人物感情而用。  打击乐的乐器有:板鼓、课子、堂鼓、大锣、小钞、云锣、马锣等。有一套完整的锣鼓经,成为将唱、做、念、打等表演程式组成一体的纽带。
   巴陵戏的表演艺术特别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表演程式,形成了既粗犷朴实,又细腻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演员要求唱、做、念、打全面发展,表演上有“内八功”、“外八功”等技巧。  “内八功”是演员刻画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的8种基本技巧,既喜、怒、哀、乐、悲、愁、恨、惊。
  表演上特别讲究眼功的运用,经常使用的眼法有正、斜、怒、哀、呆、痴、冷、倦、睡、瞎、病、贼、妒、媚、色、疯、醉、死眼等。所谓的“外八功”, 泛指手、腿、身、颈及胡子、翅子、翎子、扇子、散发,罗帽、鸾带、水袖等的运用。
       在巴陵戏的武打戏中, 历代艺人采用和创造了不少绝技,如轻功、软杠、抛叉、抛椅、钻刀圈、钻火圈、翻桌、叠罗汉、顺风旗等。这些武打艺术与民间武术、杂技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巴陵戏的行当分生、旦、净三大行。
  生行有老生、三生、靠把、小生、贴补;旦行有老旦、正旦、闺门、跷子、二小姐;净行有大花脸、二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职业培训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会计资格考试
远程教育
自考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