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为什么协调群体与个体?

为什么协调群体与个体?

全部回答

2018-05-11

0 0
    早稻宜多穗获高产,晚稻宜大穗夺高产。高产群体要求总苗数插后15天内达到有效分蘖终止期,其后分蘖缓慢增长,一般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适宜比例:早稻为1:5~6 :3~ 3。
   5万。每667平方米颖花数:早稻3000万个,晚稻 3200万~3500万个。干物质总量达950-1100千克,收获指数0。  55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群体指标,在培管上一要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早稻13厘米x 20厘米,每667平方米2。 5万蔸,每 蔸4〜6苗。晚稻每667平方米插2。0万蔸,早插田(7月18日前)每667平方米插10万~ 12万苗,迟插田(大暑前后) 每667平方米插基本苗16万~ 18万苗。
      二是分厢栽培,均插匀插,或来回匀抛,移栽后分厢开沟,厢宽3米,沟宽33 厘米,沟沟相通,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为害。三是适时控苗,适当控制群体,减少无效分蘖,促进个体生长。
  一般早稻控苗期为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晚稻则达 到预期穗数时控苗。四是防早衰,孕穗期施用调优剂,齐穗 期喷施谷粒饱,保持后期有较大绿叶群体,增加光合产物,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