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翻译七年级语文《童趣》

请帮忙翻译一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童趣》一文。谢谢!还有课文中讲述了哪三件有趣的故事?

全部回答

2007-09-14

0 0
    幼时记趣 沈复 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余:代词,我。张目:睁大眼睛。
  张,张开,这里是张得很大的意思。明察秋毫:这是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开头这一句形容目光敏锐,既不怕强烈阳光的刺激,又能观察入微,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楚。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藐小:微小。
    藐、小、微都是小的意思,句中“藐小”修饰“微物”。其:代词,相当于“它的”。纹理:泛指花纹。物体上的花纹本来就不易辨认,如果物体极其细小,就更难看清楚。必:副词,一定。
  “必细察”,强调了对观察的特别爱好和观察的仔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二、[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私:私下,这里是“自己”的意思。拟:比。舞空:即舞于空,介词“于”省略。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所向:名词性短语,指想像的景象。则:连词,那么。或:连词,或者。果然:副词,真的,果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第一个“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第二个“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为 (wèi):介词,表原因,可作“因为”讲。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素:本是白色的生绢,引申指白色的。
  徐喷以烟:即以烟徐喷之。宾语“之”省略,介宾短语“以烟”置于“喷”后。其:代蚊子。作……观:即“当……看”。怡然:喜悦的样子。然,助词,作词尾,可以作“……的样子”讲。称快:喊痛快。称,说,声称,这里是喊、叫的意思。
   三、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于:在。丛杂:多而杂乱。其:代词,相当于“自己的”。使与台齐:就是使之与台齐,宾语“之”代身子,省略。齐,这里是一样高的意思。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以……为……”是固定结构。
  “以”是介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为”的状语,相当于“把……当做……”。  神游:这里指在想像中游历。其:代想像中的山林。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四、[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二虫:两只虫子。
  古汉语常省略物量词。斗草间:即斗于草间,介词“于”省略。之:代二虫斗。浓:程度深,这里是兴趣浓厚的意思。庞然:很大的样子。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拔山:把山移开,形容力气大。拔,原意是用力抽出,这里是移的意思。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哈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而:连词,表示“吐”和“吞”两个动作的承接关系,这里可解释为“便”“就”。
  为所: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方:正。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神定:心神安定。驱之别院:即驱之于别院,介词“于”省略。

2007-09-13

58 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
    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
  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  “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
  《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
  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
  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
    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