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谈恋爱影响学习吗??
大多数人对恋爱都会产生的误区,现罗列在下:
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像是很有道理的样子,事实上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看法。一方面,它把学生看作一种职业,认为这种职业的本质工作就是读书,做其他事情都有不务正业的嫌疑。 这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能去做这类只有成人才能做的事。这两方面的看法显然事互相茅盾、而且它们都不成立。
首先,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成长,而不是读书。成长包括许多方面,如身体的发育、心里的发展、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 读书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上学的基本目的是发展自己,而不只是“学好数理化”那...全部
大多数人对恋爱都会产生的误区,现罗列在下:
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像是很有道理的样子,事实上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看法。一方面,它把学生看作一种职业,认为这种职业的本质工作就是读书,做其他事情都有不务正业的嫌疑。
这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能去做这类只有成人才能做的事。这两方面的看法显然事互相茅盾、而且它们都不成立。
首先,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成长,而不是读书。成长包括许多方面,如身体的发育、心里的发展、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
读书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上学的基本目的是发展自己,而不只是“学好数理化”那么简单。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与异性交往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
这门学科不再升学考试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有研究表明: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长大以后的事情”,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就很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2.恋爱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反对学生恋爱的一个重要理由。他们往往会举出不少事例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性。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他们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该论点。反而,许多因为恋爱而影响学业的人真正分散他们精力的原因并非恋爱,而是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
精力不是一种静态、固定的东西,一个人在某个时候的精力的多少,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当心情愉快是,人们就会觉得浑身是劲。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
因此,恋爱本身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
当然,在恋爱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定的矛盾和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不多,只能算作特例,而不是常态。根据这种特例去反对与异性交往是不可取的,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
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将两者对立。
3.中学生还不够成熟,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这种看法的潜台词就是:恋爱是一种十分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特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有不能通过和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培养。
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的阻止了一部分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同时它也加重了青少年在和异性交往方面的心里负担,给青少年达成异质社交性增添了许多障碍。
青少年却是还不够成熟,在异性交往时会遇到困难,出现一些问题。
但是人的心里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能力也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提高。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4.中学生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对于中学生恋爱成功率的统计,据我调查了解尚未有任何权威的统计数字。这个成功率往往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个经验就是——他们教过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早恋,其中又有多少对最终没有结为夫妻。
这种统计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甚至是一些教师在“想当然”。一方面,一些被教师贴上“恋爱”标签的学生其实并没有恋爱,他们根本就不存在恋爱成功与否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思考的逻辑也是不正确的。首先,恋爱的成功与否不能靠最终能否结为夫妻来衡量。
如果一次恋爱使双方都得到成长,那么,无论这两个人最终是否成为夫妻,这段恋爱都可以认为是成功的。早恋的成功率地决不意味着中学生恋爱没有价值或是没有必要。其次,早恋成功率低也不能作为否定异性交往的理由。
反而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多做一些工作,引导中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他们将来的恋爱和婚姻就会更加顺利、更加成功。
仅供参考,个人需自己选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