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
在青藏高原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牛,它体形雄壮,四肢短小,身披长毛,尾似马,叫如猪,尤其是它的腹部和臀部,长有30~40厘米长的粗毛,宛如系上了一条特制的“长毛围裙”,这就是被人们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目前世界上有1300多万头牦牛,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阿富汗、蒙古、印度、不丹、巴基斯坦、锡金等亚洲国家境内。其中以我国的数量为最多。
我国牦牛主要分布在西藏、甘肃、新疆、四川、云南等省境内的冈底斯山、唐古拉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以及岷山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场上。 分布的中心是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野牦牛体形庞大...全部
高原之舟
在青藏高原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牛,它体形雄壮,四肢短小,身披长毛,尾似马,叫如猪,尤其是它的腹部和臀部,长有30~40厘米长的粗毛,宛如系上了一条特制的“长毛围裙”,这就是被人们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目前世界上有1300多万头牦牛,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阿富汗、蒙古、印度、不丹、巴基斯坦、锡金等亚洲国家境内。其中以我国的数量为最多。
我国牦牛主要分布在西藏、甘肃、新疆、四川、云南等省境内的冈底斯山、唐古拉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以及岷山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场上。
分布的中心是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野牦牛体形庞大,力大无比,凶猛异常。在西藏阿里东部改则县有一段“无人区”,被称为“野牦牛的王国”。每到冬季,数百成群的野牦牛聚集在湖滨平地,一起过冬。
到了夏季,它们又迁到雪线附近适合牛犊生存的地方交配生息。野公牦牛的体重达1000多公斤,相当于4头家牦牛的重量。据说,有一次一位驾驶员驾驶一辆解放牌汽车经过“野牦牛的王国”,一头胆大好斗的公牦牛直奔汽车而来,竟然把满载货物的汽车撞得七摇八晃,险些翻车。
显然,像这样一种疯狂的猛兽,要把它们驯化为温顺的家畜是不容易的。
然而,据一些史学家考证,早在殷、周之际,居住在我国西部边疆的古羌人,就已把野牦牛驯养成为乳、肉、毛、役兼用的家畜了。考古发掘也证明,起码在3000年以前,居住在今青海诺木洪地区的古羌人,就已成功地把性情凶猛的野牦牛驯化成家牦牛,并纺织出用牦牛毛作原料的毛布、毛绳、毛线、毛带等,销售到中原地区。
古羌人还对牦牛进行了杂交改良,让牦牛与黄牛杂交,创造出了乳、肉、毛、役都优于牦牛的犏牛。这种牛不但性情温顺,产乳量很高,而且耕犁、驮运的能力也远胜于牦牛,只是不能自己传种。
牦牛是生长在高原上的一种特有牛种,是役、乳、肉、皮、毛兼用的家畜,经济价值很高,又是藏族人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牦牛食性粗放,力气大,善爬山,耐高寒。一头用来驮运的牦牛,一般能负重40~50公斤,有的多达100公斤。每天行走20~25公里,不需休息。有时可以连续几天不吃不喝,驮运如常。牦牛的脚趾有一块坚韧的软骨,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自如。
平时,马跑得比牦牛快,但在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由于空气稀薄,马反而跑不过牦牛。尤其在雪原中和冰河上,牦牛比马行进稳当,老牧民翻越雪山或横过冰河时,宁骑牦牛而不骑马。在大雪封山的时候,藏族牧民往往让牦牛先行,牦牛能用蹄子和嘴扒开积雪,开辟道路,而且牦牛识途,是牧民们可靠的向导。
最有趣的是,牦牛过草地沼泽,可以像船一般地拖浮着身体,贴着沼泽表面慢慢吞吞地跨越过去;如果陷得深了,它会自动停止前进,另觅新途。正因为牦牛有这么多优点,所以藏族牧民亲切地称它为“诺尔”(宝贝之意)。
牦牛的食用价值较高。它的肌肉纤维比黄牛粗,但比黄牛肉香,含蛋白质高,脂肪少。每头母牦牛的体重一般在200公斤左右,公牦牛重达250~300公斤,净肉率超过40%。
牦牛奶的营养成分较高。
同世界著名牛种荷兰奶牛相比,牦牛奶产量虽不如荷兰奶牛高,但奶汁比荷兰牛奶浓,含脂量一般在7~8%,有的达到10%,比荷兰牛奶几乎高出一倍。而且,牦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发热量也大于荷兰牛奶。荷兰牛奶每公斤发热量600~700大卡,牦牛奶每公斤发热量则高达1000大卡。
牦牛的皮、毛、绒是制革和毛制品的重要原料,尤其是牦牛绒,可以制成高级呢绒、毛毯等毛制品。名贵的“首相呢”,就是用牦牛绒和细羊毛混合纺织制成的。
由于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牦牛至今仍处于原始牛种的状态,生产性能低,生长迟缓,晚熟,而且繁殖力低,周转慢,商品率不高。
现在,国家正在组织大批科研人员研究牦牛的改良问题。
高原之舟——牦牛
牦牛不仅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家畜之一,而且多少世纪以来都是雪域高原的驮载工具,向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全世界现有1400多万条牦牛,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繁衍生息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总头数达1200多头。
远在第4纪全球大冰川蔓延时期,野牦牛的祖先曾分布到中国华北、内蒙古及欧亚地区的北部。
世界气候变暖后,野牦牛的后裔开始在寒冷的青藏高原栖息,至今仍有1500多头。
中国作为最早驯养牦牛的地区,早在殷周时期的金文上就有牦牛的记载。从《后汉书·西羌传》等文献分析,西藏牦牛的驯养可追朔到藏族祖先雅隆部落时期,距今二千多年。
牦牛体躯高大,心、肺发达,肌肉紧凑,身长腿短,筋骨结实,体侧腹部和四肢的披毛柔软厚密。眼圆有神,牙齿坚利,采食性能良好,又具有灵活的嘴唇和舌头,耐牧性极强。它能爬高山峭壁、可涉沼泽、可在冰上行走,因之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牦牛除了有较强的驮运和拉力外,其肉可食、其乳可饮、其毛皮可用,牛粪既是肥料又能当柴薪。从牦牛奶中提取的酥油,是高原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用油。牦牛皮质地坚韧、光泽耐磨。牦牛绒可纺成上等牛绒线。
牛毛捻成的绳子富有弹力和光泽,结实耐用,做成的帐篷御寒力很强,至今仍是牧民们重要的住舍。牦牛尾巴制成的“毛掸”蓬松耐用,拂尘力强,特别是白色的尾巴更为珍贵。
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牦牛食用纯天然牧草,其肉奶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是纯绿色的食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明代《昨梦录》中说:“牦牛角具解毒、镇惊痛之用。”《吕氏春秋》载“肉之美者,牦象之肉。”港澳市场更是把牦牛肉誉为“肉牛之冠”。
高原之舟──野牦牛
野牦牛的体形大而粗重,但比印度野牛略小,体长为200~260厘米,尾长约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500~600千克。
它的体毛为暗褐黑色,特别长而丰厚,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几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如同悬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可以遮风挡雨,更适于爬冰卧雪;尾巴上的毛上下都很长,宛如扫帚一般,显得蓬松肥大,下垂到踵部,在牛类中十分特殊;有14对肋骨,较其他牛类多一对;额下没有肉垂,肩部中央有凸起的隆肉,四肢短矮,腹部宽大;头上的角为圆锥形,表面光滑,先向头的两侧伸出,然后向上、向后弯曲,角尖略向后弯曲,如同月牙一般。
角的长度通常为40~50厘米,最长的角将近1米,两角之间的距离较宽。
野牦牛原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山高岭峻,十分荒凉,空气稀薄,植被贫乏,而且时常风雨交加。
但野牦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很多野生有蹄类和家畜难以利用和到达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场,它却能登临受用。
野牦牛的四肢强壮,蹄大而圆,但蹄甲小而尖,似羊蹄,特别强硬,稳健有力,蹄侧及前面有坚实而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这种蹄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使它在陡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
野牦牛的胸部发育良好,气管粗短,软骨环间的距离大,与狗的气管相类似,能够适应频速呼吸,因此可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大气条件。
野牦牛因为叫声似猪,所以在产地又被称为“猪声牛”,藏语中称为“吉雅克”。
性喜群居,常七八头、数十头、上百头为群。但年老的雄兽则性情孤独,夏季常离群而居,仅三四头在一起。野牦牛的消化器官比黄牛粗大,牙齿质地坚硬,鼻镜小,嘴唇薄,采食能力很强。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食物以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白天则进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
野牦牛的嗅觉十分敏锐,有危险时,雄兽必首当其冲,护卫群体,而将幼仔安置在群体中间。一旦天敌接近,野牦牛会头向下、尾朝空,马上狂奔乱跑,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野牦牛的发情期为9~11月,雄兽变得异常凶猛,经常发出求偶叫声,争偶现象十分激烈。
据说,有些斗败的雄兽会下山闯入家牦牛群中,与雌性家牦牛交配,甚至把雌性家牦牛拐上山去。野牦牛雌兽的怀孕期为8~9个月,翌年6~7月份产仔,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半个月便可以随群体活动,第二年夏季断奶,3岁时达到性成熟。
寿命为23~25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