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有什么事例说明

全部回答

2019-01-27

0 0
主要是祖坟没有选好风水

2019-01-27

0 0
    您好这位朋友。他是一个好将军、懂得兵士的心中所想。不是一个好元帅、由对待韩信的态度可看出。从火烧阿房宫就看的出他还有些暴政,再从他不肯过江就说明他心胸比较窄,一世枭雄,但没远见,轻敌,自大。
  有勇无谋。公元206年(前206年,卫注),项羽摆下“鸿门宴”,欲杀刘邦。  以当时的军事力量而言,项羽拥有40万大军,号称百万,而刘邦仅10万,号称20万,悬殊很大。刘邦战战兢兢,俯首称“臣”地来见项羽,根本不是对手。
  当时,项羽想杀掉刘邦,简直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最大的障碍不在刘邦,也不在暗中帮助刘邦的项伯,而在项羽的内心世界。  樊哙带剑拥盾闯帐时所说的那番话,正中他的要害:“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不管刘邦、樊哙的实际行动如何,至少在理论上满口仁义道德,头头是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项羽竟无言以对。
  “义帝”楚怀王是他和刘邦拥立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是共同约定的;如果他杀了刘邦,就毁了约,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义帝”只是个傀儡,刘邦和各路将领都惧怕项羽,他即使背叛义帝,杀了刘邦,也无人敢说什么。
    但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样做。于是,不顾范增的劝阻,项羽放虎归山了。这是项羽的一次重大失误。正如范增事后所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事实证明,这次失误造成了项羽的终生遗憾。
  刘邦死里逃生,得以休养生息,等到羽翼丰满,项羽再想消灭他,就难了。   祝福朋友幸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