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许昌有什么历史名人?

名人.谢谢.

全部回答

2018-11-10

0 0
    灌夫:(?-前131)西汉颖阴(今许昌)人,字仲孺。吴楚七国之乱时,与父俱从军,以功任中郎将。建元元年(前140年),任太仆,次年徙为燕相,因事被免官。喜任侠,性刚直,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
  后因侮丞相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灌孟:西汉颖阴(今许昌)人。  原名张孟。曾为颖阴侯灌婴舍人,颇受赏识,受婴推荐,官至二千石,因以灌氏为姓。吴楚七国之乱时,孟为校尉,战死军中韩非:(约前280-前234)战国时韩国(都城在今新郑)贵族,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法学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况的学生。
  口吃,不能说道,而善著述。多次以变法图强劝说韩王,不被采纳。  于是发愤著述,作《说难》、《说林》、《孤愤》,十分赞赏,于是急功韩,迫使韩非入秦。不久,因被李斯、姚贾陷害而入狱,又在李斯所迫之下自杀。
  著有《韩非子》五十五篇。韩非主张用法、权、势,即修明法制、君主用集权,执势以御其臣下,并认为“儒者用文乱发,而侠者以武犯禁”,都是不能容许的 。  他的散文逻辑严谨,结构严密,说理透彻,笔锋犀利。
  文中多用寓言,增加了形象与生动性。晁错:(前200-前154)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颖川(今禹州市)人。少从张恢研究申不害、商鞅的学说,又从伏胜学《尚书》。汉文帝时为太子(景帝)家令,以善变深得赏识,称为“智囊”。
    后参加贤良对策获得高第,升中大夫。景帝即位,晁错上《说景帝削藩书》,力主强化中央集权,削除辖据势力,铲除诸侯跋扈对汉政权的严重威胁,确保封建的中央集权。吴王刘濞等十分忌恨,借口“请诛晁错,以请君侧”发动了七国之乱,朝中大臣袁盎等又趁机诬陷晁错谋反等,景帝屈服内外压力,将晁错斩首。
    晁错继承了先秦“重本抑末”思想,提出了重农集谷、重农抑商的主张和具体政策,强调用武力保卫国家的安全。所著政论又《守边劝农疏》、《轮贵粟疏》等,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禹县)大商人,家富千金。  在赵都邯郸遇见为人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字楚),以为“奇货可居”,入秦游说华阳夫人(秦孝文王后),立子楚为太子,并以自己所宠爱的邯郸女子献给子楚,子楚立邯郸姬为夫人,生秦王政。
  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不韦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庄襄王死,秦王政年幼继位,不韦继任相国,被称为“仲父”。    执政时攻取周、赵、魏土地,建三川、太原、东郡。
  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曾命宾客汇集先秦诸家之说,“兼儒墨,合名法”,编纂为《吕氏春秋》,被称为杂家。秦王政亲政后,他被免职,出居封地河南(今洛阳),仍与各国诸侯交往,秦王恐其为变,令与其家属迁蜀,不韦愁惧,饮酖自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