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弥撒和礼拜有什么不同

全部回答

2018-10-10

4 0
    「弥撒」为音译名词,来自拉丁文 "Missa",在中文里为天主教所专用,基督教 ( 新教) 不用这个名词,一般是用「礼拜」或「崇拜」。其实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天 主教徒的「望弥撒」和基督教徒的「做礼拜」基本上并没什么不同,两者都是对上 帝和耶稣的祭拜仪式与活动,同属于德文所称的 "Gottesdienst" [70] (礼拜、敬 神),两者的教堂也都是「礼拜堂」。
    所以,弥撒,以通俗易懂的用语来说,就是礼 拜,特别是指天主教的礼拜。 但是,弥撒既是礼拜,为何要将礼拜称为弥撒呢?将礼拜称为弥撒有何特别意义或 特殊之处呢?从天主教礼仪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早期从宗徒 (使徒) 时代至第四世 纪尚未改用拉丁文为礼拜语言的时期,教会做礼拜用的是希腊文,当时的礼拜并不 叫做弥撒,因为弥撒是拉丁文,在未使用拉丁文做礼拜之前不可能出现这个名词。
     所以,天主教将礼拜称为弥撒,其传承从使用拉丁文开始,由于距今大约已有一千 六百多年之久,要找到其「历史动机」并不容易,教会人士几乎都从文字意义方面 结合教义与信仰,尝试解释其「典故」。
   一般所知,一直到十六世纪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从事宗教改革 之前,并没有今日的天主教与基督教 (改革派的新教) 之分,但这之前却有1054年 东西教会 (东方的希腊正教与西方的罗马公教) 的分裂,两者都是信仰相同的基督 教。
    基督教的发展和罗马帝国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早期的三个世纪基督教的传教活 动被官方视为非法而遭受到无数次的迫害,但教会却日益兴旺,信教的人越来越多 ,终于在第四世纪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首先,313年罗马皇帝Constantine I (在位 306~337年) 颁布米兰敕令,容许信徒进行宗教活动,教会可拥有财产,罗马皇帝 并借着身为敕令的颁布者巧妙地将自己塑造成集政治世界与宗教领域的双重元首。
     此后在罗马帝国已然接受基督教的情况下,罗马的官方语言拉丁文成了基督教的教 会语言,圣经也全部翻成拉丁文,在大部份地区已经取代了早先的希腊文,做礼拜 都用拉丁文。此后,一直到宗教改革之前,西方的罗马公教都使用拉丁文,至今仍 有很强烈的拉丁文传统。
  教徒把礼拜称为「弥撒」(Missa) 当然和拉丁文礼拜有关 ,因为这个名词至少可追溯至礼拜行将结束,主祭 (礼拜仪式的主持者;主礼) 对 参与礼拜的信众 (信友;会众) 所宣布的那一句话:"Ite, missa est。
    ",其中就有 "missa" 一词。当然,礼拜中有 "Ite, missa est。" 这一句话,并不同时等于已 经将礼拜改称为弥撒,这应该是稍后而且具有一些合理的意义时才发生的,所以顶 多只能推论,将礼拜称为「弥撒」的风气应是起于教会普遍采用拉丁文为礼拜语言 之后。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