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订婚的风俗大家好,本人是徐州人,而
徐州地区的青年男女们订婚,相当于先秦时代婚姻程序 中的“纳吉”,一直沿续至今,只不过仪式有些变化罢了。订婚,即男女之间订立婚约。中国很长时间没有婚姻法,无须向政府履行登记手续,双方家长便请人写个书面的东西,内容包括某宅、某男、某女、某年某月生,双方男女愿结秦 晋之好。 这东西名叫“帖子”;’一般由媒人负责交换,互相通报各自的情况,又谓之“换贴”。复杂一点的,还有“草贴”、“细贴”、“定贴”之分。“帖子”用红纸,表达喜庆。
换贴;是订婚的重点标志,表示婚姻之事已经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反悔,双方都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 所以换帖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双方要摆家宴,酬谢“媒人”,并告之乡邻。...全部
徐州地区的青年男女们订婚,相当于先秦时代婚姻程序 中的“纳吉”,一直沿续至今,只不过仪式有些变化罢了。订婚,即男女之间订立婚约。中国很长时间没有婚姻法,无须向政府履行登记手续,双方家长便请人写个书面的东西,内容包括某宅、某男、某女、某年某月生,双方男女愿结秦 晋之好。
这东西名叫“帖子”;’一般由媒人负责交换,互相通报各自的情况,又谓之“换贴”。复杂一点的,还有“草贴”、“细贴”、“定贴”之分。“帖子”用红纸,表达喜庆。
换贴;是订婚的重点标志,表示婚姻之事已经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反悔,双方都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
所以换帖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双方要摆家宴,酬谢“媒人”,并告之乡邻。这样,在举行正式婚礼时,便光明正大、合情合理、万事如意了。
近半个世纪来,徐州农村不少地方仍流行这种“订婚”风俗。“订婚”仪式,似乎没多少可以非议的地方,但有的人往往产生误会,以为“订婚”就象木板上砸钉,即使发现对方有毛病,感到不宜结为夫妻,也以为“为时已晚”。
有个农村姑娘订婚以后,男方托人捎信说:不谈了。这姑娘便到乡政府告他违法。民政助理问她有什么证据?她拿出“贴子”来,并说已经摆过“订婚”酒。很显然,这姑娘把贴子与结婚证等同起来了。其实,在我国?lt;婚姻法)颁布以后,"订婚”、‘换贴”只能作为男女双方家长或本人的许诺,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现在,徐州的城镇居民,已很少有这样做的了。
永康人源远流长的甜蜜嫁囡习俗
抱出家门
朋友结婚,硬拉上有一架相机的我,记录了我们永康人源远流长的嫁囡习俗。
这一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热闹非凡。让我们还是先关注一下出尽风头的新娘吧!梳上轿头是新娘打扮的重头戏,新娘坐在自己的闺房,点燃一对大红蜡烛,脚踏着放有一双鸡子(鸡蛋)的鸡窝,由年长的亲人梳个新娘头。
旧时人们喜欢念着些祝福的话:“脚踏鸡窝,囝囡生一窝。梳头梳到脚,恩爱白头到老。”梳头者会得到新娘一个红包。如今都流行到美容院打扮得漂漂亮亮了。
梳好了头,接着就是吃上轿饭。这时厨师端来一碗满满的大米饭和肉、水煮鸡蛋。
新娘只需把一口饭含在嘴里,不必真吃,厨师会得到新娘的一个红包。此时的新娘不断用红包感谢娘家人为她所做的一切。男方派来的迎亲队放着鞭炮催着上路,两个伴娘打着灯笼引路,因为新娘不愿把娘家的财气沾走,双脚不能着地,只好由大舅(新娘的兄弟)抱着新娘上轿了。
大舅口含着新娘赠给的红包,抱着新娘往外走,新娘这边的两个伴娘紧随其后,众亲友拿着点燃的红烛相送。当大舅走到大门口,要一只脚跨在大门外,一只脚在跨在大门内,这时新娘要吐出含在嘴里的上轿饭,一半吐在大门里,一半吐在大门外,意寓娘家有,夫家也有。
新娘手里提的是果子袋与肚兜袋,手捧着鲜花和果子树。抱上轿时大舅喜欢抱抱停停,因为每停一下,会得到“大媒老爷”的红包。
果子树
果子树,它是由毛竹枝与扁柏枝扎成,挂满五彩花生、“发丁”之物。
果子袋,里面装有七样果子:花生、瓜子、核桃、红枣、莲子、龙眼、荔枝。这些果子都必须是生的,古语云:“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儿出嫁了,当然得会生。
在婚礼上,以前的人很着重果子,现代人却看重了鲜花。
观念在改变,以前人讲究多子多福,现代人重于发家致富。现在新娘喜欢手拿鲜花,果子树一般随嫁妆而行了。
布帐竹
发嫁妆是婚嫁的重要内容,既隆重又讲究。嫁妆一样一样摆在门口边,大的有彩电、冰箱之类,小的有枕头、棉被、鞋子、烛台等一些生活用品。
条件好的是一车又一车,引人注目。村里的人都喜欢围过来看热闹,发议论。
我小时候看到的嫁妆,是用竹杆一扛扛抬的,少的也有十几扛,多则二十几扛,浩浩荡荡,那样场面,比现代的轿车队还气魄!其中扛的是有一床床棉被,一双双鞋子,都是新娘给男方亲友做的。
从前女方父母还要给女儿送上两根挂布帐用的竹子,象征生活之树常青。现在的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竹子也越用越大了,发展到用了两根连根拔起的大毛竹,还在竹根上绑上两块“金砖” (包上红布的红砖),在竹枝上挂上小红灯笼,布帐钩,随嫁妆运到男方。
拦路讨糖
“大媒老爷”是男方派来接新娘的,是嫁囡过程中最高领导者。途中会遇到好多好事者挡路,都由"大媒老爷"拿糖与香烟解决。
新郎为新娘洗脸
一路上小孩子会伸出双手直喊:“新妇娘讨糖,新妇娘讨糖……。
”伴娘为新娘发糖果与“发丁”(爆米花),“发丁”表示兴旺。路上任何人都可拦新娘车讨喜糖。一到男方,鞭炮相迎,两盏大红蜡烛引路,新郎抱起新娘子迎回家中,婆婆为媳妇梳头,梳去一路的劳累,新郎为新娘冼脸,洗去一路的风尘。
从前,女儿出嫁之时,母亲因舍不得女儿出嫁,因此还有哭上轿风俗,边哭边唱:“脚踏楼梯步步高,囝啊……囡啊…… ,脚踏铜面盘,生落外孙叫外婆,囝啊……囡啊……”如今哭轿风俗已失传。
时代在变化,嫁囡的习俗也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起